產品名稱:
富馬酸伊布利特
產品類別:未知類型
信息內容:富馬酸伊布利特
一、新藥名稱
1.通 用 名:富馬酸伊布利特
2.英 文 名:Ibutilide Fumarate
3.漢語拼音:Fumasuan Yibulite
二、新藥劑型:1mg/10ml注射液
三、新藥類別:化學藥品二類
四、適應癥:房撲、房顫的快速轉復,屬于臨床急救用藥
五、選題目的與依據
富馬酸伊布利特是一種新近推出的第III類抗心律失常藥物,是第一個被美國FDA批準用于靜脈注射快速治療房撲、房顫的藥物。本品具有延長復極的作用,主要用于快速轉復心房顫動(房顫)及心房撲動(房撲)。當今社會正逐漸步入老年化社會,心律失常發病率也逐步上升,而房顫和房撲又是臨床上常見的心律失常,治療不及時常有生命危險。目前臨床上使房顫、房撲快速復律的藥物比較少,作為一種速效、安全的抗心律失常藥物,伊布利特尤其對快速終止房顫、房撲的療效較好。
1、與其他藥物比較
與其他治療房撲、房顫的藥物相比,富馬酸伊布利特具有起效快、療效高的特點。歐洲的一項比較富馬酸伊布利特和索他洛爾的療效試驗,患者總數為319例(59例為房撲,260例為房顫)。第一二組分別用富馬酸伊布利特1,2mg靜脈滴注,第三組應用索他洛爾1.5mg/kg靜脈滴注。第一二組使房撲、房顫轉律的療效均高于第3組。第二組使65%的房撲患者和40%的房顫患者轉律,而索他洛爾僅使20%的房撲患者和15%的房顫患者轉律。一項采用隨機、對照方法比較靜脈應用富馬酸伊布利特和普魯卡因胺治療127例房撲、房顫的療效試驗。結果富馬酸伊布利特的療效為普魯卡因胺的2~3倍。Stambler報道應用富馬酸伊布利特(0.005~0.025mg/kg)、普魯卡因胺(12~15mg/kg)、安慰劑治療房撲、房顫患者的療效。房撲、房顫持續時間為(37±37)d。對房撲患者,富馬酸伊布利特的療效為37%,而普魯卡因胺組無1例轉律。對房顫轉律的療效,富馬酸伊布利特組為42%,而普魯卡因胺組為9%。
富馬酸伊布利特的一個重要優點是起效快,可使房撲、房顫患者快速轉律,從而避免電復律,是目前用于房撲、房顫快速轉律的最重要藥物,也是美國FDA批準用于房撲、房顫治療的唯一藥物。對體重大于60kg的患者,推薦劑量為1mg在10min內靜滴完。如無效,相隔10min后再以相同劑量靜脈滴注。對體重小于60kg患者,二次劑量均應為0.01mg/kg。富馬酸伊布利特可用于首次發作的房撲、房顫患者,也可用于慢性房撲、房顫患者。用藥前應先糾正低血鉀、低血鎂,并開始抗凝治療。用藥時應作心電監護,直到QTc時間恢復正常為止。用藥時應備好除顫器及靜脈心內膜起搏器。
綜上所述,富馬酸伊布利特是一種終止快速房顫和房撲的有效藥物,其療效優于普魯卡因酰胺,胺碘酮,索他洛爾。伊布利特最主要的副作用是有引起非持續或持續性室速及Tdp之可能,這一危險性在用藥后不久發生的可能性最大,只要選擇合適的病例,進行認真監測和及時處理,可使此危險性降低至最低限度。
2、抗心律失常藥物的市場情況
以下為《全國醫藥商情》統計而來的全國十四城市1998~2001年抗心律失常藥的銷售情況:
由此表可以得出這三年該市場銷售額的同比增長:
1999比1998(%) 2000比1999(%) 2001比2000
5.41 37.1 12.8
由上表可以看出近幾年來抗心律失常藥市場在不斷增大,而且是成倍增長。全國抗心律失常市場總量在5億元以上,市場潛力較大。
從抗心律失常藥物的用藥途徑來看,分為兩種,一種為口服用藥,一種為靜脈注射用藥。口服藥用藥一般為長期使用控制心律失常,而靜脈注射用藥則為臨床急救用藥。1998~2001年全國14城市入網醫院購入這兩種藥物的情況如下:
從上表可以看出。注射用的抗心律失常藥年增長速度要遠遠高于口服用藥的增長速度。
1999年同比增長(%) 2000年同比增長(%) 2001年同比增長(%)
注射用藥 43.4 110.9 56.8
口服用藥 0 21.5 0
從注射用抗心律失常藥物的品種來看,目前臨床應用的注射用抗心律失常藥基本上全是老藥,品種也較少主要有:地爾硫卓、艾司洛爾、胺碘酮、普羅帕酮、維拉帕米五種,五種藥物1998~2001年全國14城市入網醫院購藥金額情況如下:
從以上五種藥物來看,地爾硫卓的購藥金額最大,艾司洛爾次之,這可能與這兩種藥的適應癥較多有關,地爾硫卓的適應癥為室上性心動過速和手術中異常高血壓的緊急處理;艾司洛爾的適應癥為預防和治療圍手術期所致的心動過速或高血壓,竇性心動過速,需急診處理的異位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目前臨床上應用的大多抗心律失常藥基本上以預防手術期心動過速或心律失常為主。
3、抗心律失常藥的分類比較
抗心律失常藥物常可分為四類:Ⅰ類為鈉離子通道阻滯劑,其代表藥物為奎尼丁,因其易產生明顯的副作用,目前在醫院用量已經很小;Ⅱ類為β受體阻滯劑,其代表藥物為普萘洛爾,較新的有艾司洛爾、阿替洛爾等,這一類藥物目前在醫院用量很大,但這一類藥物對心臟的選擇性較差,易引起β受體阻滯樣副作用;Ⅲ類為能選擇性延長心肌動作電位時程(APD)和有效不應期(ERP),有較好的對抗室顫的作用的藥物,其代表藥物為胺碘酮,為目前醫院常用的心律失常藥物;Ⅳ類為鈣離子通道阻滯劑,其代表藥物為維拉帕米和地爾硫卓,在醫院具有一定的用量,但這一類藥物具有負性肌力作用,前一時期用鈣離子通道阻滯劑治療心律失常和高血壓在醫療界曾引起過爭議。
目前,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是抗心律失常新藥開發的熱點。傳統的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胺碘酮作用機制復雜,可心引起甲狀腺并發癥及肺纖維化,在臨床應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尋找療效好、毒副作用小的抗心律失常藥具有極其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伊布利特是一種終止快速房顫和房撲的有效藥物,其療效優于普魯卡因酰胺,胺碘酮,索他洛爾,是一個很好的開發方向。
六、國內外有關該產品的研究、使用或生產狀況
對富馬酸伊布利特的臨床研究始于90年代初。因為口服伊布利特有較強的首過代謝效應,口服生物利用度低,所以目前此藥僅供靜脈注射。其藥物動力學與劑量呈線性相關。血管外分布快速、廣泛、體循環廓清率高,血漿蛋白結合率為40%,清除半衰期為2~12小時(平均6小時),伊布利特在肝臟可代謝為1種有活性和7種無活性的代謝產物,主要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因藥物的肝內代謝的酶系尚未確定,所以難以評價與其它藥物相互之間的作用。臨床應用初步表明,伊布利特與地高辛,鈣通道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合用,其藥動學、安全性、效力等尚無明顯影響。新近研究對肝腎功能受損的患者也未建議其劑量的改變。但對肝功能異常患者,使用伊布利特時,其清除率減低,藥物作用時間延長,需監測較長一段時間。
富馬酸伊布利特由美國Pharmacia&Upjohn公司于1996年首先在美國上市,商品名為Covert,該品目前尚未列入任何國家藥典和法定藥品標準,我國亦未批準進口,因此我們研制了富馬酸伊布利特,按目前《新藥審批辦法》,本品屬西藥二類。
七、國內外有關該品的專利及行政保護檢索情況
經檢索文獻,未發現本品在國內有行政保護及專利保護,不存在知識產權問題。
八、項目進度
目前已2002年1季度上報S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