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高血壓類新藥
產品類別:未知類型
信息內容:替米沙坦是由德國Boehringer Inglheim公司開發的一種血管緊張素II-T1受體拮抗劑, 2000年1月最早在英國上市, 2000年11月在美國批準上市, 劑型是40和80mg兩種規格,同氫氯噻嗪合用,一天口服一次用于治療原發性高血壓。
目前全球市場上已有100多種降壓藥,新的藥物仍在不斷開發,當前抗高血壓藥物仍主要需要解決下面三個問題:一是效果,包括降壓、穩定血壓和保護靶器官少受損傷;二是病人的依從性,包括使用方便、不良反應少、病人的生活質量不受影響;三是經濟問題,要求抗高血壓的治療使病人和社會均能承受。長效鈣拮抗劑、血管緊張肽轉換酶抑制劑(ACE1)和血管緊張素T1(AT1)受體拮抗劑是目前療效比較肯定的降壓藥,AT1受體拮抗劑因作用更為專一,不影響緩激肽等系統,因而不具有ACE1的某些副作用(如咳嗽等),在臨床上比較受歡迎。
1, 替米沙坦的作用機制
血管緊張素II是血管緊張I通過血管緊張素轉化酶催化反應而形成的。血管緊張素II是腎素-血管緊張素體系中主要的加壓因子,它的效應主要包括血管收縮、刺激醛固酮的合成和釋放、心肌興奮和腎小管重吸收鈉等。替米沙坦在許多組織中能選擇性地阻斷血管緊張素II與AT1受體的結合,從而阻斷了血管緊張素II引起的血管收縮和醛固酮分泌等效應,達到降壓和保護器官的作用。
2, 臨床藥效藥代學研究
人體藥代學研究表明該藥作用迅速(服藥后0.3小時),作用持續時間長達35.4小時,降壓時對心率的影響小。
同依那普利比較:病人服用替米沙坦(80-160mg/天)后有55%的患者的舒張壓低于90mmHg,服用依那普利(20-40mg/天)后只有35%的患者的舒張壓低于90mmHg,替米沙坦的降壓效果優于依那普利。兩者同利尿劑合用后的效果也是替米沙坦較好。兩種藥物治療時的副反應發生率相似,但依那普利組咳嗽的發生率較高。
同賴諾普利比較:578名輕中度高血壓患者,服用替米沙坦或賴諾普利,兩者對病人舒張壓達到有效控制的比例分別為82.8%和87%,替米沙坦組對病人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降低19.9和16.0 mmHg, 賴諾普利組分別降低18.0和14.7 mmHg, 賴諾普利組病人咳嗽的發生率(60%)明顯高于替米沙坦組(16%)。
同阿替洛爾比較:兩種藥物進行的長期安全有效性研究顯示,兩藥的降壓效果相當,陽痿和疲勞等副作用的發生率在替米沙坦組低于阿替洛爾組。
同氨氯地平比較:同安慰劑相比,替米沙坦和氨氯地平都能有效地降低收縮壓和舒張壓。同氨氯地平相比,替米沙坦組在服藥后的4小時內和早晨6-12點顯著性地降低心率。
一項涉及2500名患者的大規模臨床試驗表明,同安慰劑組相比,替米沙坦+氫氯噻嗪的劑量為40/12.5mg和80/12.5mg時,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降低16-21/9-11 mmHg,;單用替米沙坦40-80mg時,血壓降低9-13/7-8 mmHg;單用氫氯噻嗪12.5mg時,血壓降低4/4 mmHg。可見,聯用后的降壓效果更好。
3, 副作用
孕婦服用替米沙坦,能導致胎兒和新生兒死亡。AT1受體拮抗劑具有致畸作用,替米沙坦也不例外。因此孕婦禁用替米沙坦。
其它的副作用包括疲勞、眩暈等,長期服用替米沙坦,易發生上呼吸道感染。但是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類降壓藥相比,AT1受體拮抗劑類藥物耐受性較好,咳嗽的發生率較低,它們不影響脂質代謝和分布,停藥后不引起血壓反彈。
4, 同其它沙坦類藥物的比較
目前FDA共批準了五種沙坦類藥物,分別為洛沙坦、纈沙坦、厄貝沙坦、坎地沙坦和替米沙坦,處于臨床研究階段的尚有eprosartan、tasosartan、zolarsartan。
洛沙坦是第一個被批準的AT1受體拮抗劑(1995),患者的耐受性較好,降壓療效同依那普利和硝苯地平相當,降壓緩慢,連續服藥幾周后血壓才降至低水平。對AT1受體的親和力是AT2受體的1000倍,服用25-100mg,一天一次,作用持續時間為24小時。服用50mg片劑一月的花費是$38。
纈沙坦的療效同依那普利、賴諾普利和氨氯地平相當。對AT1受體的親和力是AT2受體的20000倍,服用80-320mg,一天一次,作用持續時間為24小時。服用160mg片劑一月的花費是$36。
厄貝沙坦降壓效果同依那普利和阿替洛爾相當,每天服用300mg厄貝沙坦的降壓效果明顯優于每天服用100mg洛沙坦。對AT1受體的親和力是AT2受體的8500倍,服用75-300mg,一天一次,作用持續時間為24小時。該藥的生物利用度(60-80%)高于其它沙坦類藥物。服用150mg膠囊一月的花費是$36。
坎地沙坦的療效和病人耐受性良好,每天服用8-12mg坎地沙坦的效果同每天服用10mg依那普利相當,每天服用16mg坎地沙坦比每天服用50mg洛沙坦平均多降壓3.7mmHg。對AT1受體的親和力是AT2受體的10,000倍,服用8-32mg,一天一次,作用持續時間為24小時。服用16mg片劑一月的花費是$36。
替米沙坦的療效和病人耐受性良好,每天服用40、80、120或160mg的降壓效果優于每天服用20mg依那普利。對AT1受體的親和力是AT2受體的3,000倍,服用40-160mg,一天一次,作用持續時間為24小時。服用80mg片劑一月的花費是$39。
洛沙坦在體內需經P450酶進行首過代謝,同其它藥物具有相互作用。酮康唑類抑制P450酶的藥物能減少洛沙坦活性代謝物的形成;同西米替丁合用能增加洛沙坦的生物利用度。纈沙坦、厄貝沙坦和坎地沙坦同其它藥物未見明顯的相互作用。替米沙坦同地高辛合用時能升高血漿中地高辛的濃度,這種相互作用的臨床意義不大。
這5種沙坦類藥物中,坎地沙坦作用強度大,應用劑量小、作用維持久、谷峰比值高,是目前這些藥物中的最好者。替米沙坦作用強度大、作用維持久,應用劑量較低,同其它藥物相當或略占優勢。洛沙坦同其它藥物存在相互作用,降壓效果一般,是目前這些藥物中的較差者,因上市最早,2000年銷售額高達16億美元。只要銷售措施得當,其它幾種沙坦類藥物的銷售額都有望達到或超過此數值。目前普利類降壓藥物占據的市場份額很高,如依那普利和賴諾普利2000年全球銷售額為18億和13億美元,但其療效低于或同替米沙坦相當,且副作用的發生率高于替米沙坦,因此沙坦類藥物完全有能力逐步奪取普利類藥物的市場份額,可見開發沙坦類藥物市場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