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療機構獲1000億投入 醫療設備企業將受益
中國虎網 2009/7/8 13:23:02 來源:
未知
醫改8500億投入的“第一只靴子”即將落地。
7月3日,衛生部召開醫療器械集中采購信息發布會,衛生部規劃財務司司長趙自林表示:“衛生部已會同發改委啟動了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到2011年,規劃總投資約1000億元。”
這是醫改方案公布以來,衛生部官方首次就8500億醫改總投入作出具體的細分。此前學界曾估計,8500億中用于各級醫療機構的投入約為2900億,包括了各類補貼在內。趙自林表示,這次針對基層醫療機構的千億投入,將具體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和醫療設備購置,其中中央財政補助達481億。
瑞銀證券研究部分析師鄒敏認為:“此次政府投入將對醫療設備行業帶來可觀的效益,預計全年國內醫療器械市場增長幅度將達到20%。”
基層醫院高調配置
此前,衛生部于6月24日發布了《縣醫院等5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指導意見》,對縣醫院、縣中醫院、中心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醫療設備的配備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以縣醫院為例,《意見》要求配備有X光機、CT機、超聲診斷儀、彩超機等18類設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求配備心電圖機、B超等設備;相對而言,鄉鎮衛生院的配置要求較低,但也要求配備X光機等。
事實上,2008年底,中央財政已經補助中西部地區基層醫療機構52.5元用于設備購置,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個補助5萬元,鄉鎮衛生院為10萬元,村衛生室5000元。縣以上衛生醫療機構并不在當時的專項支持之列。
趙自林介紹:“此次1000億資金將支持全國約2000所縣醫院、5000所中心衛生院和2400所區衛生服務中心。”相對于去年年底的專項投資,此次投入的規格較高,但目前尚未透露基建和設備購置資金的具體比例。
同時,魚躍醫療(002223.SZ)副總經理陳堅向記者透露:“目前科技部等部委正在制定各省的醫療設備配置標準,中央直投部分是有保障的,而各省的經濟情況不同,配套實力有差距,因此投入設備采購的資金額還沒法確定。”
以彩超機為例,GE、西門子、菲利浦等國外品牌的價格均接近百萬,國內產品價格也在30萬元左右。同樣,X光機、CT機等設備也都是醫院的高價設備,陳堅介紹,目前主流的數字X光機價格在200萬左右,普通X光機也在10萬以上。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盡管各基層醫療機構可能已經有了以上設備,但隨著國家投入的加大,醫院難免產生購買沖動。”他舉例說,《意見》規定縣醫院優先配置400mA以上的大型X光機,就有可能形成醫院設備的一輪更新換代(更多新聞來源醫藥新聞網)。
另外,醫療設備收入的提高也刺激醫院購置高級設備。2008年全國衛生財務年報顯示,全國公立醫療機構與醫療器械裝備使用有關收入增長明顯,其中化驗收入增長近24.8%,檢查收入增長近26.7%,均高于同期醫療機構總收入23.9%的增長幅度。
企業獲利年底可期
對于主要醫療設備生產企業來說,1000億的投入無疑提高了公司未來的盈利預期。去年的52.5億元專項投入就使很多企業嘗到了甜頭。鄒敏表示:“據我們對相關醫療設備公司的走訪,這部分國家投資直接拉動了各企業一季度的銷售額。”
魚躍醫療2009年四季度銷售收入為9612萬元,今年一季度增長為1.23億元,增長幅度接近28%。同樣,以光學影像設備生產為主的萬東醫療(600055)和放射治療設備生產企業新華醫療(600587)也有著不俗的表現,一季度收入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8%和25.7%。
鄒敏表示:“雖然一季度各醫療設備生產企業普遍反映招標量較去年明顯提升。然而到了二季度,部分企業銷售額反而有所下降。這主要是各級醫療機構的觀望態度所致。”
據了解,由于醫改方案8500億的投入規模公布,各地政府和醫療機構的設備采購計劃受到了影響,都在等待國家具體投入規模的落地。
陳堅告訴記者:“醫療投資所需的配套環節比較多,效益可能并不會很快產生。”他指出,目前基層醫院要滿足各類設備的使用要求,首先要建設合格的診室,還要有懂操作的醫療人才,“這輪投資帶來的醫療設備企業業績增長將發生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
不過,陳堅也表示,各地的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服務水平顯然是不同的。如果按照國家標準,東西部地區都配備同樣的設備,這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造成浪費,一些設備的閑置是必然的。
對此,上述業內人士認為:“高調投入至少是國家的一種姿態,長遠來看對提高全國基層醫療服務水平也是有利的。”【作者:王卓銘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