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廷瑤,字德斌,號幼幼廬主,(1903~2000)。出生于浙江鄞縣中醫世家。幼承庭訓,得父祖親授,勤誦經史子集,唐宋范文,進而能文作賦。15歲起嚴父親自督教醫經典籍及漢唐方書,精讀《素問》、《靈樞》、仲景學說,繼而各家學說。又遍訪名師,博采眾長。弱冠之年,家父病逝,即繼祖業,獨立應診,以其家學淵源,醫術精湛,名聞江浙。抗戰避難遷滬,懸壺上海,專擅幼科,名噪遐邇,享譽海內外。1959年晉升為滬上首批主任醫師之一。歷任靜安區中心醫院中醫科主任、上海市中醫文獻館館長、上海市中醫門診部顧問、中華全國醫學會上海分會中醫兒科學會顧問、歷上海市屆中醫研究班主任,以及靜安區第三至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上海市政協委員、農工民主黨市委委員等職。現任上海市中醫文獻館名譽館長、上海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上海中醫藥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名譽委員、中國中醫兒科學會顧問、上海市中醫門診部顧問、農工民主黨市委顧問委員。從事中醫工作70余年,以其學識淵博,醫術精湛,醫德高尚,救治危重病兒無數,被尊為當代中醫兒科泰斗。1990年被聘為全國首批500位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導師之一。1991年榮獲國務院頒發表彰特殊津貼及榮譽證書。1995年評為上海市名中醫。1996年市衛生局拍攝錄像片《兒科泰斗》,以志業績。著有《幼科芻言》及《幼科擷要》專著兩本,前者獲上海中醫藥研究院科研成果二等獎,后者獲1993年上海市衛生局中醫藥科技進步三等獎。已發表論文近百篇。
董氏從事中醫臨床70余年,學驗豐俱。其主要學術論點可概括為九要:明理、識病、辨證、求因、立法、選方、 配伍、適量、知度。九點環環相扣, 在臨床初實踐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董氏強調明理,認為醫者務必掌握生理病理、脈舌之理、方藥之理等整套醫理,明理方能識病,認識疾病的發生發展和中醫的診治規律,為診治疑難病癥提供思路。辨證求因是中醫治病的關鍵,通過四診,從外到內,見證推理,以常衡度,從而作出正確的診斷。立法選方配伍,絲絲入扣,對癥下藥,每獲良效。又書“小兒用藥六字訣”,“輕”居首位,提出幼兒芽嫩弱質,臟氣清靈,隨拔隨轉,藥石治病,用量宜輕,中病即止,毋犯胃氣,貴在清靈平和,故其處方輕靈,又每獲奇效。最后指出疾病之發生發展有常有變,小兒陰陽兩稚,病則易虛易實,易寒易熱,傳變多端,病變則法也當隨之變。嘗云:用古法治今病,不能泥古不化,所謂“檢譜對奕奕必敗,拘方治病病必殆”。諄諄教誨后輩,必須熟讀經書,揣摩醫理,臨證細審詳察,掌握九訣,明理識病,辨證求因,見微知著,方不致誤人兒矣;反之,書不熟則理不明,理不明則識不清,臨證游移,漫無定見,藥證不合,難以奏效。
四診重望面診分部
董氏謂小兒有病,不能自訴,故稱啞科。病雖發于內,必顯形于外,可從外而察知其內之著也,故以望診為重。一望形神動態以獲整體印象,二望面色舌苔,兼視涕痰二便,以辨陰陽寒熱虛實,而于分部面診、山根色診、舌質苔色尤有精邃造詣。
擅治熱病開門逐盜董氏擅治小兒熱病,既從傷寒六經分辨,又自溫病三焦論治,融會貫通,識病有定法,療疾有主方。指出外感高熱,邪自外入,初起邪在淺表,強調祛邪安正,擇途逐盜,宗經旨“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其下者引而竭之”給病邪以出路。救治麻疹、乙腦、肺炎、高熱驚厥等熱病急癥,以發汗、攻下、利尿、涌吐,甚而發疹布痧,痘疹引漿等法給邪毒以出路。尤以麻疹逆證兩顴青白,辨為氣血郁滯,創用解毒活血法,血活疹透,迅速化險為夷,救兒無數,使死亡率降低至零,為中醫搶救麻診作出重大貢獻。創制熊麝散救治小兒腺病毒肺炎,獲得成功,發揚了中醫救治熱病重癥的特色。
立法遣藥顧護脾胃
董氏臨診十分重視小兒脾胃,常謂小兒幼芽嫩質,稚陰稚陽,百病以胃氣為本,先天強者不可恃,先天弱者毋庸過憂,適當調攝脾胃,使后天化源充分,亦能轉弱為強,證治之間尚須刻刻顧護胃氣,一見不足,及時救護,選方用藥時存養胃護津之意,習用山藥、扁豆、石斛、花粉等氣味甘淡之品,深合脾胃之性,參入陳皮、佛手,潤燥互濟,和中悅胃,每能扶虛培本,祛病強身。
善于化裁活用經方 在兒科領域中擅用仲景方,是董氏一大特點。急性熱病投白虎、承氣,立挽危重;暴瀉、重癥肺炎導致陽虛欲脫,急以四逆、參附搶救,每能應手而起;急性腎炎習用越婢、防己黃芪湯;泄瀉善用葛根芩連、白頭翁湯、五苓散之類,難以一一悉舉。然于桂枝湯之變化運用,獨具見解,不限于太陽表虛之證,而于內傷雜病亦常用桂枝湯類方。常見小兒厭食,嬌瘦多汗,易感外邪,舌苔薄潤而腹軟無積,以桂枝湯加味作為基本調燮方,認為“脾胃主一身之營衛,營衛主一身之氣血”,桂枝湯能調和營衛氣血,促進脾胃運納之力,使氣血和,脾胃蘇,而能思食,稱之為“倒治法”,臨床效果十分顯著。此又為中醫治小兒厭食癥的獨特思路。
精治雜病兼用外治:董氏家傳治疳經驗三方,辨證分型治療,配合針刺四縫穴使之液出,以調整三焦氣機,取得良效,是為一重要的輔助療法,并能作疳證與一般厭食癥的鑒別診斷手段。對泄久引起的小兒腸麻痹,創用溫臍散外敷神闕穴,使氣機通調,化險為夷。小兒口腔病,如板牙、馬牙、木舌、重舌等,以針挑刺出血,再搽上冰硼散治之,甚至不必服藥獲愈。更有嬰兒吐乳癥,又稱“火丁吐乳”,不能服藥,另辟蹊徑,創用董氏獨特手法治療,3次即愈,療效達95%以上,此項課題已獲得1994年度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技進步三等獎,并獲上海市科委科技成果三等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