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類上市公司質量業績共提升 內需擴充促成長
中國虎網 2009/9/17 11:39:15 來源:
未知
半年報顯示,2009年上半年醫藥類上市公司保持平穩較快增長,109家醫藥板塊上市公司中,有96家公司盈利,占比達88.07%,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7.1%和21.6%,成長性和盈利能力突出。
去年以來,在眾多業內人士眼中,醫藥行業面臨諸多挑戰,但眾多上市公司逆勢而上,從經營質量到業績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提升。借著醫改推進的東風,國內市場需求的進一步擴大也將帶動上市公司的繼續成長。
上市公司普遍增利
各子行業中,醫藥商業、中藥、醫療器械類上市公司增長明顯。
今年上半年醫藥類上市公司收入增長7.1%,剔除非經常性投資收益凈利潤增長8.5%,上市公司毛利率為27.3%。醫藥類上市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與凈利潤之比為1.39,好于去年同期,這被分析人士認為是上市公司總體經營質量上升的表現。
業內人士認為,上市公司上半年利潤普遍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是主營業務的快速發展,此外,投資收益增加、所得稅率下降等對利潤增長也有一定的貢獻。
半年報顯示,不同子行業發展的差異明顯。據統計,子行業中化學原料藥景氣度下行,2009年上半年凈利潤大幅下滑;化學制劑因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收入利潤增速略有放緩;中藥收入和利潤保持了一貫的平穩特征,但同比增速都有所回落;生物制品二季度利潤同比下滑,這是由于2008年二季度增速過快,導致基數較高所致;醫藥商業上半年收入增速有所放緩,但凈利潤仍在加速增長。收入增長表現最好的子行業是醫藥商業、中藥和化學制劑,分別增長16.4%、15.5%、5.4%;主業凈利潤增長最好的子行業也是醫藥商業、中藥和化學制劑,分別增長33.5%、30.6%、19.6%。此外,醫療器械行業的營業收入增速明顯,二季度的銷售毛利率環比都有所提高。
不過,隨著原材料價格下調和部分產品價格的上漲,醫藥行業多個子行業生產成本降低、收入增長,由此導致的毛利率提升成為各大公司半年報中普遍的亮點。以新華醫療(600587)為例,伴隨著醫療器械市場的擴大,公司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876萬元,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5%,公司原材料價格的下降和生產的增加,致使公司毛利率比去年同期提高1.08個百分點,達到26.45%;另一個例子是,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浙江醫藥(600216)主要產品的市場需求受到較大影響,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56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3.92%;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3.17億元,同比下降23.92%。但由于原材料價格的下降,其毛利率反而上升了4.85個百分點。
醫改新政策促進內需擴大
隨著基本藥物目錄的頒布,醫藥板塊業績將有明顯提升。
作為受政策影響較為直接的市場,近年來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推進與醫藥類上市公司的業績緊密關聯。中國醫藥(600056)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會長周小明表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將有利于延續行業景氣預期。伴隨著農村和城市社區終端的崛起和基本藥物目錄的確立,國內醫藥和醫療需求有望大幅提高,這對于醫藥行業而言是重大利好。
近期公布的《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使用部分)》(2009版),使醫藥行業板塊再次受到各方關注(更多新聞來源醫藥新聞網)。
華泰證券醫藥行業分析師范炳邑表示,隨著基本藥物目錄的頒布,醫藥板塊業績將有明顯提升,相關藥物品種對應的上市公司,也將受益。
范炳邑認為,化學普藥和中成藥尤其是獨家生產的中成藥會受益。在基本藥物制度建立后,化學普藥市場有望因整體價格水平下降出現大規模增長。中藥整體由于以OTC銷售較多,價格低,在醫院配備率較低,實行基本藥物制度,將提高中藥在基層醫療機構的使用比例和用量,對獨家品種而言,受益程度則會更大一些。另外,醫保全面推開后,對擁有現代物流體系的全國或區域性醫藥商業龍頭公司也將產生有益影響。
資源整合與研發促業績增長
大型企業帶動行業資源整合,并在自主創新上發力。
受歐美醫藥市場景氣度下降的影響,以出口為主的藥企受到較大影響。多位業內人士認為,作為資本密集型與技術密集型兼具的醫藥企業的發展,應回歸到國內的產業經營,著眼于現有醫藥行業資源的整合與藥品研發的推進。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醫藥行業也在面臨重新洗牌,競爭力弱小的企業將被淘汰出局或被強者兼并、收購,而擁有拳頭產品、核心技術經營質量較好的企業將勝出。
上半年,醫藥行業內部整合速度加快,醫藥商業企業并購擴張步伐加速,醫藥行業走向集中成為趨勢。中成藥上市公司中收入增長最快的武漢健民(600976),由于新增合并了兩個醫藥商業控股子公司,其收入增長高達106%;長于行業資源整合的醫藥商業企業國藥股份(600511),其半年報也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8億元,同比增加15.39%,凈利潤1.26億元,同比增長17.5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1億元,同比增長70.09%。
“2007年我國醫藥工業和醫藥流通業前10大企業市場份額僅12%和34%,市場集中度很低,走向集中是大勢所趨。”申銀萬國分析師認為,行業整合的過程中,醫藥流通業整合將會帶動醫藥工業整合。他預計,2020年,醫藥流通業名列前3至5位企業的市場集中度有望超過70%,國藥股份“一超多強”的領先局面繼續維持,有望打造出以國藥股份為核心的醫藥流通業和以天壇生物(600161)為核心的生物制藥“巨頭”,并整合上海醫藥(600849)工業研究院以現代制藥(600420)為平臺在化學藥領域拓展,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醫藥工業前10大市場份額也有望提高至20%,能產生工業銷售規模500億元的制藥企業。
部分醫藥龍頭企業的創新漸入佳境。如恒瑞醫藥(600276)有多個新藥正在進行或即將申請臨床研究。公司產品梯隊完善,銷售能力突出,在醫院用藥市場確立了競爭優勢(310368)。抗腫瘤藥延續較快增長勢頭,手術用藥、心血管藥逐漸成為新增長點。2009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29億元,同比增長19.35%;實現主營業務利潤11.77億元,同比增長22.9%;實現凈利潤3.73億元,同比增長94.55%,每股收益0.60元。
作為具備競爭優勢的醫藥制造企業,華東醫藥(000963)主導產品今年上半年保持穩定增長趨勢,半年報顯示,華東醫藥今年前6個月主營收入、營業利潤分別為32.8億元和1.97億元,同比分別上升10.8%、33.3%,凈利潤1.23億元,同比增長36%。
領先企業亮點頻現
核心技術為企業帶來領先優勢。
非處方龍頭企業三九醫藥(000999)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9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3.86%;實現凈利潤3.25億元,同比上升55.41%;實現每股收益達到0.33元,同比增長55.4%。
公司的凈利潤增長幅度遠遠高于營業收入的增長速度,表明公司經營質量在穩步提高。公司制藥業務營業收入較2008年同期增長22.39%,且占營業收入的比重比2008年同期提高3個百分點達到了86%,主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以千金片等獨家中成藥為核心產品的千金藥業(600479),上半年主業凈利潤增長達38%,今年二季度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更是超過100%。申銀萬國醫藥生物行業分析師婁圣睿認為,基層市場是增量市場,空間很大,獨家品種在該市場的銷量將大幅上升;而基本藥物目錄中的中藥獨家品種稀少、在合理定價的前提下,產品降價幅度也有限,擁有排他性產品千金片和千金膠囊的千金藥業會顯著受益。
此外,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向部分企業下發《關于下達收儲甲型H1N1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產計劃的通知》,兩個醫藥領先企業獲大訂單:華蘭生物(002007)獲得400萬劑的疫苗生產訂單,北京科興獲得330萬劑的疫苗生產訂單。
對于華蘭生物等先行獲得訂單以及先行獲準生產專業疫苗的上市公司而言,這將帶來直接而可觀的收益。
醫藥板塊下半年的業績仍將被看好。多位業內專家表示,醫藥行業成長性突出,業績增長確定,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機遇帶來的市場擴容不容忽視。【作者:喻 劍 來源:中國經濟網】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