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藥企內部增長外部并購 尋求多元化策略
中國虎網 2009/10/20 13:19:09 來源:
未知
在羅氏和阿斯利康這樣的跨國藥廠們堅定地走在專利藥和專業化的道路上時,諾華和葛蘭素史克們則另辟蹊徑,尋求多元化的發展策略。
以諾華為例,它旗下擁有護理和專科用藥,仿制藥和疫苗,此外,它還通過收購愛爾康公司,在眼藥和護理產品方面積極拓展。目前,這一多元化戰略在中國市場也體現出“指揮棒”的意義。
與諾華全球相比,諾華中國的OTC業務顯然才剛剛起步。2008年,諾華全球的營業收入為415億美元,其中OTC業務貢獻了30億美元的收入,占7%左右。但在中國,由于2006年剛剛在中國成立獨立的OTC事業部,在諾華中國去年40億人民幣的銷售額中,OTC板塊大約只有2個億。
在諾華公司的規劃中,OTC事業部未來將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在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
諾華中國OTC事業部總經理江華跟記者交流時表示,在中國OTC市場所有的項目和投資,都是全球董事會每次例行會議必不可少的議題,對這個業務發展的重視程度,達到了公司最高的層面。諾華全球CEO魏思樂博士每年來訪中國,一定會關心中國市場OTC新品研發、注冊的進展,也會關心中國市場配合整個醫政環境的改變,零售渠道的一些發展空間和最新的機會(更多新聞來源醫藥新聞網)。
如此高的重視程度在業務上也有非常具體的體現。為了凸現中國市場在整個全球業務占有重要地位,集團把俄羅斯、中國、印度單獨構成一個業務單元,而且這個業務單元的總部不是放在比中國大10倍的俄羅斯市場,而是放在了中國。
在江華看來,以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目前已經是全球第二大OTC市場,諾華中國OTC事業部的目標是用5年時間,進入國內OTC市場中跨國公司的前5名,預計2014年能實現10個億的銷售。這也意味著,諾華OTC事業部將在5年內實現5倍的銷售增長。
這種大規模的增長,必然是依靠兩條路,內部增長和外部并購。
從2011年開始,諾華中國將引入20多個新品OTC進入中國市場,這些產品全部是諾華全球的拳頭產品。這一塊是很大的增長來源。
除此之外,諾華還在積極尋求合適的本地并購企業,以此加速在中國OTC的突進。
2007年,德國制藥企業拜耳斥資人民幣近13億元收購東盛藥業止咳及感冒類OTC業務及相關資產:即白加黑、小白、信力三個品牌的相關銷售部門。是目前為止中國醫藥(600056)界金額最大的一起外資并購案。
在一批跨國藥廠看來,白加黑這個案例的成功,給了很多跨國制藥企業在中國進行并購的信心。
“向前邁了一大步。”江華評價說。諾華也有意在中國藥企中尋求合適的并購對象,一方面本土藥企的生產能力足夠,可以滿足公司產能擴張的要求,另外,本土藥企在渠道滲透能力和業務網絡鋪設上也有自己的優勢,更重要的是,并購可以直接獲取一些市場強勢品種,省去了國內注冊流程的過程,加快進入中國市場。【作者:沈瑋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