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擴容量帶來利好預期 醫藥外貿出口形勢嚴峻
中國虎網 2009/10/28 13:34:11 來源:
未知
醫藥行業“收成”怎樣?新醫改政策落實帶給醫藥產業多少想象空間?基本藥物制度是否帶來行業大洗牌?
10月27日,國家藥監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稱,在新醫改方案帶來市場擴容、新上市產品增加、藥品剛性需求等有利因素下,中國醫藥(600056)行業明年將繼續快速增長,醫藥工業總值預計達12580億元,同比增長23%。
醫保擴容量帶來利好預期
南方醫藥經濟所預測,明年中國醫藥行業繼續快速增長,醫藥工業總值預計達到12580億元,同比增長達23%。其中,化學原料藥18%,化學制劑24%,中成藥25%,生物制劑27%。
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所長林建寧稱,醫保擴容表現為一方面覆蓋面擴大,一方面結余率和報銷比例提高。
按新醫改實施方案,2010年醫保(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覆蓋全部人群,即實現全民醫保。同時,醫保籌資水平也要求不斷提高,由此帶來整體籌資額增加。
例如新農合08年的籌資額是710億,09年增幅是40%。到2009年,每個參合農民的籌資將達到150元。由此帶來醫藥市場擴容415億元。
總額擴充同時,新醫改要求錢一定要花出去,提出結余率硬約束。
如新農合當年基金使用率必須達到85%,結余不能超過15%,累計結余不能超過當年的25%。如果結余太多,必須用出去,比如可進行“二次補償”。
而近些包括新農合在內的中國各類醫保,結余率約30%,國外醫保發展成熟國家結余率一般為10%。
提高報銷水平也是市場擴容的推動力。按新醫保政策要求,新農合補償封頂線要達到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倍以上(2008年新農合補償封頂線約為2.5萬元,而現行封頂線全國平均水平約為1萬元左右)。
除了醫保基金擴容,醫保目錄擴容也為醫藥市場擴展了更大空間。
“目前來看,不可能大幅度消減2004版醫保目錄。更多是把地方醫保目錄品種納入。”林建寧稱。
綜合上述醫保政策因素,南方醫藥經濟所預測,2010年醫藥市場增幅將達到2000億元。
宏觀條件轉好和醫藥剛性需求等也給該行業帶來利好預期。
“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至少2050年才到峰值。”林建寧表示,屆時4億人,用藥占比將達30%,而08年只有8%。另外,在供應角度看,藥品技術轉讓新政整合研發資源、進口藥批文增加等新政策,使得醫藥市場供應更加充分,而創業板出臺,醫藥行業獲得了更多融資空間。
“未來增長空間最大的是中成藥和生物制藥。”林表示。
醫藥外貿出口形勢嚴峻
盡管醫藥工業行業總體形勢良好,但外貿環境依然嚴峻。
金融海嘯對醫藥出口帶來了很大沖擊,2009年1月到8月,中國醫藥進出口總額331.75億元,同比增長2.30%,醫藥出口增速明顯放緩,出現負增長(-3.85%)。
其中,占中國醫藥出口商品的西藥原料的比重下滑至52.48%,出口同比下降了12.01%,中成藥出口下降了5.92%,中藥材及飲片出口下降了8.57%。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藥出口國,2008年,醫藥進出口總額486.93億元,同比增長26.15%,其中進口167.22億元,同比增長19.4%,出口319.71億元,同比增長29.99%。
“今明年醫藥外貿出口形勢嚴峻,產品內銷壓力也隨之加大。”林稱。
因此,預判今年醫藥工業整體態勢,專家們給出了“保守”數字。
“年初我們估計是25%,但按目前形勢,全年同比增長大約在18%。”林建寧表示,進入2009年,醫藥工業保持了平穩增長,但增速有所放緩。
今年1-8月,中國共實現醫藥工業總產值6158億元,同比增長17.39%。而在2008年,中國醫藥工業累計實現總產值8666.8億元,比2007年同期增長25.7%。
同時,今年醫藥工業的利潤率也不容樂觀。1-8月,醫藥工業累計完成利潤總額568.03億元,同比增長16.02%,比2008年1-8月的利潤幅度減少22.68百分點,幅度自2007年全年增長(54.1%)高位后不斷下滑(更多新聞來源醫藥新聞網)。
“警惕庫存率問題。”天士力(600535)集團董事長閆希軍表示,每年工業產量增加量遠大于銷售量,說明藥品仍在醫藥商業企業中“停滯”,沒有到消費終端,“這是一塊定時炸彈”。
基本藥物未有預期“沖擊波”
“從目前看,基本藥物制度沖擊更多是心理上。”林建寧稱。
基本藥物政策初衷是讓患者能夠買到相對便宜的基本藥物。政策邏輯是:制定基本藥物目錄并納入醫保范圍,給基本藥物一個合理定價;規定社區醫院開出的藥80%是基本藥物;減少流通環節,降低藥價。
此前業內判斷,由此產生醫藥行業格局洗牌:入選目錄的醫藥生產企業的藥品銷售終端擴容,即社區醫院用基本藥物量增加;醫藥商業企業重組兼并形成跨區域的大型企業;新定價(意味著)降價則對藥品零售業即藥店行業產生沖擊等。
但目前上述調整還未來臨。
從22個城市276個醫院的樣本分析,目前基本藥物(基層版)在醫院的用藥情況是:所用的品種約有205種,價格都偏低,占醫院總用藥的份額不大,約12.9%。其中,前10位的品種廠家集中度很高,達90%。
“從廠家集中度角度出發,還看不出會出現大洗牌局面。”林稱。
其次,從藥店零售來看,也不足以影響醫藥零售格局。林建寧分析,目前在藥店銷售最多的基本藥物是抗生素,但藥店銷售的抗生素只占全部抗生素銷售的33%。而其他基本藥物在藥店銷售的比重也不大,如心血管類的基本藥物是6%,胃腸道類的是17%。“可見,基本藥物并不是零售藥店的市場主體。”林稱。
從國家發改委給307種基本藥物定出的價格看,降價幅度較小,對零售藥店影響較溫和,平均降價只有12%,49%藥品價格沒有調整。部分基本藥物在藥店零售價已低于指導價。
“既然定價比現在零售價高,我們還按以前價格賣。”老百姓大藥房有關負責人稱。
至于“基本藥物制度使醫藥商業行業大洗牌”,即跨地域性龍頭企業成型的預期,也未成型。
“招標采購中會出現地方保護主義。”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于明德觀察到,今年有些省出臺的招標文件規定中,直接排斥外省配送商,由政府指定地方配送商。
“如果轉診制不落實到位,基本藥物政策對社區醫療機構門診量增加也有限。”林表示,基本藥物要徹底改變醫藥的大格局,起碼在2010年還看不到。“還得看后續改革政策”。【作者:王世玲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