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09/12/25 8:36:13 來源:
未知
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周婷玉、姜銳、胡浩、吳晶)一粒小藥片很輕,滾落在地,甚至聽不到聲音。
一粒小藥片又很重,承載著企業、醫院、藥店以及無數患者健康的希望。
一項有關藥物的制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啟動實施會給這些利益攸關方帶來怎樣的憂喜與牽連?2009年底,記者試圖循著藥片的流通軌跡尋找答案。
患者:對藥品降價“沒感覺”
每天早飯后一片“降壓0號”,這已成為61歲的張福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程序。
“降壓0號”的通用名是復方利血平氨苯喋啶片。在今年8月衛生部公布的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它位列其中;10月份,發展改革委公布其零售指導價,30片一盒的最高售價為28.8元。
張福欣每個月都要去家附近的北京德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藥。他沒有感覺到這些年藥品價格有明顯變化。“社區醫院本來就便宜,一盒藥20多元。”他告訴記者,大醫院看病貴,開進口藥的多。同是降壓藥,國產藥一片不到1元錢,而進口藥一片就要5元。
醫院:藥品限價“有得有失”
在張福欣看來不明顯的降價,對德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韓錚錚來說,卻是一筆明顯的損失。
按照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機構要全部配備和使用基本藥物,而且要零差率銷售;藥品實行集中招標采購、統一配送。北京市2006年底對此先期進行了探索。
韓錚錚告訴記者,2006年前社區醫院一盒復方利血平氨苯喋啶片賣28元,2009年賣22.14元。每位患者每年能節約的錢可能不多,但整個社區有高血壓患者2400多人,僅這一種藥,社區醫院就要減少10多萬元的收入。她說,以前所有藥品銷售能給社區醫院帶來約25%的利潤,零差率以后利潤空間是零。
“有失有得。”韓錚錚說,以前醫院生存壓力大,要想辦法多賣藥。現在藥品實施零差率,社區醫院所有必要經費都由財政統一支付,醫護人員個人利益與病人間的利益鏈被切斷,掙一元、兩元對醫生都一樣。這樣醫生就不用費心賣藥了,而是把心思集中在為患者精心診治上。
基本藥物實行集中招標采購、統一配送,從某種方面,也減輕了社區醫院的負擔。現在醫院藥品儲存量很少,需要的話24小時內基本能配送到位,不僅可以防止藥品積壓、過期,而且減少了運行成本。
對韓錚錚而言,還少了一種困擾,那就是擺脫了醫藥代表的騷擾以及醫生拿回扣的管理煩惱。她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更好更多地服務居民,以盡可能多地從政府那里賺取業務收入。
對此張福欣有著切身感受。他說,社區醫院服務有很大進步,大夫認真,態度也好,見面就會問候,“大爺大媽先坐,馬上給您看”等話語讓人感到溫暖。“現在拿藥一般不上大醫院,藥店也不太去了。”
社區醫院的便宜加便利,極大地“吸引”病人。德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日門診量從2005年的280人次增加到2009年的約800人次。
零售藥店:醫院藥品降價帶來“憂慮與壓力”
如果說基本藥物制度帶給基層醫院的影響是“有得有失”的平衡,那么它帶給零售藥店的影響則幾乎是“一面倒”:憂慮與壓力,競爭優勢被擠壓。
記者在北京走訪了全新、京衛、金象等大藥店,復方利血平氨苯喋啶片的價格大部分是28.8元,這正是國家公布的價格上限。只有一家平價藥店掛價22.8元,和社區醫院比這也沒有優勢。
金象大藥房董事長徐軍說,藥店的藥價肯定要把經營成本考慮進去。社區醫院有政府補貼,藥店不可能和醫院拉齊價格。
記者采訪發現,這次基本藥物調價后,一些藥店出現了個別藥品進價高于調價后售價的“批零倒掛”,藥店只好將此類藥品“下架”。徐軍說,這是因為基本藥物價格只規定藥品的通用名,不分廠家,但各廠家的產品質量和生產成本是不一樣的。
“社區醫院零差率售藥,對一些醫保定點的藥店影響不大,但對非定點藥房有影響。”徐軍說,畢竟長期使用國家基本藥物的人群也是對價格相對敏感的人群,這種影響尤其體現在郊區。他認為,未來在國家基本藥物方面,藥店的盈利空間會越來越小,藥店經營非藥品類商品將是一個趨勢,如藥妝店等。
醫藥代表:利潤空間越來越小
在基本藥物制度中,零售藥店并不孤獨,受到擠壓的還有各層級的醫藥代理。
來自河南的醫藥代表賈先生說,藥品集中招標后,雖然不用和醫院打交道,但要和負責招標的人打交道,還是要把一部分的利潤拿出來。而國家又規定了基本藥物價格上限,那么只能是醫藥代理的利潤減少。“我們現在對國家基本藥物興趣不大,大家都愛做新特藥。”他說。
無論醫藥代理是主動“抽身”,還是被擠壓“出局”,對基本藥物生產企業來說,都意味著自己要更多地承擔投標的責任。
藥企:低調應對
作為北京市西城區衛生局藥品招標委員會專家的韓錚錚告訴記者,最近西城區正在進行新一年的基本藥物招投標,企業要重新報價和競標。
“既要有價格優勢確保中標,又要盡可能盈利,其間的分寸很微妙,難以把握。企業對一粒藥片的成本控制及其投標底價都是機密,因此企業都很低調。”韓錚錚說,在基本藥物制度下,是否中標對企業而言生死攸關。中標意味著穩定的銷量,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降價的影響。
韓錚錚的這一說法得到了事實的印證。記者聯系了多家國內藥廠采訪,都被以業務繁忙為由婉拒。(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