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1/15 0:00:00 來源:
未知
中藥生產企業囤積原材料一般為3-6個月,自去年上半年甲流疫情爆發以來,只要能與甲流沾點親帶點故的中藥原材料,頓時奇貨可居。
隨著基本藥物目錄基層版實施,各省藥物招標已紛紛接近尾聲,由于價格是決勝關鍵,除了獨家中藥品種以外,大多數藥物價格出現下降。一邊廂是原料漲價,另一邊卻是銷售終端降價,位居產業鏈條當中的生產企業腹背受敵。
部分已經先期搶占原材料根據地的中藥生產企業則可以暫時“喘口氣”。
原材料持續上漲
記者從海王星辰連鎖藥店了解到,袋裝金銀花、胖大海零售價格入冬后大幅上漲,金銀花(袋裝)、胖大海(袋裝)每100克零售價格分別為19.95元和30元,分別較前期上漲了104%和150%。
來自中國藥材網消息顯示,胖大海自今年6月逐步上漲,近期價格再次出現大幅波動,胖大海、金銀花、菊花等中藥材散裝零售價格分別達到每公斤400元、180元和60元,較入冬前分別上漲了42.85%、33.33%和33.33%。而山東特級金銀花目前銷售價格為140-185元/公斤,普通等級的售價也在80-90元/公斤左右,同期相比漲幅近30%,而特級價格漲幅更是高達50%。
藥價上漲的源頭來自甲流流行。近期北京、廣州等地不少中醫院權威醫學專家表示,甲流早、中期用中醫藥防治有顯著療效,多省主管部門公布中藥預防甲流推薦藥方,消息一出,無論中成藥還是中藥材市場,都進入奇貨可居的境地。
海珠區某養和堂藥店負責人范小姐說,防甲流中藥、抗病毒的感冒藥銷量增加1倍多,用中藥材配成的香囊和沐足粉,也在入冬后熱銷。
生產企業已感到壓力
在甲流第二波行情到來之前,記者致電多家中藥生產企業負責人,均表示公司已經有一定的原材料囤積,暫時不會受到漲價的影響。
廣州星群制藥銷售負責人說,一般而言,制藥廠的中藥材原料都有3-6個月的庫存,如果這些藥材長時間維持高價,藥廠生產成本將增加。
中藥抗甲流的處方公布使得中藥價格在短時期內上漲20%,在流感藥材交易市場,金銀花、板藍根、連翹、夏枯草、大青葉等價格都一路上漲,金銀花價格同比漲幅超過10倍,上漲速度令人咋舌(更多新聞來源E路有你)。
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說,出現價格飛漲的原因是北方大雪造成交通中斷,市場供應量減少導致價格上漲,另一方面是游資大量囤貨等待高價牟利。
掌控原材料已成藥企突圍方向
從該次漲價事件分析,中藥生產企業布局整個產業鏈從而防范經營風險的趨勢日益明顯。
例如,東阿阿膠主營中藥行業,阿膠年產量和出口量分別占全國的75%和95%以上,掌握全國90%的驢皮資源,由于公司擁有獨特的資源優勢和品牌優勢,產品價格受政策影響較小。
最近云南白藥的并購和合作事件,更是發人深省。三七是云南白藥系列產品主要生產原料之一,為了更好地控制原材料,繼2007-2008年云南白藥陸續收購大理藥業和麗江藥業剩余股權,然后收購文山七花剩余股權之后,去年12月19日,云南白藥與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政府簽訂《合作開發文山三七產業戰略協議》,雙方共同合作開發文山州三七資源。
分析人士紛紛指出,受氣候、種植面積變化和流通環節等因素影響,近年來三七價格波動較大,影響了云南白藥系列產品的毛利率,而與文山州政府合作則從源頭上控制了原料,即穩定了三七的供應和價格。
廣州白云山和黃中藥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楚源也在接受本報采訪時坦言,公司建立自己的板藍根G A P種植基地,以保證藥材原料供給充足。
一些規模較大的中藥生產企業,目前已經或正在建立原材料種植基地,這有利于其核心品種成本不易受到市場原材料價格變動的影響,利于中藥生產企業做大做強。(來源:南方都市報 本報記者 梅勤)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