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1/22 0:00:00 來源:
未知
盡管國外對商業賄賂處罰嚴厲,但由于醫藥銷售利益豐厚,賄賂事件仍然屢禁不止。
日前,美國聯邦檢察官稱,醫療保健行業巨頭強生公司曾支付了總額數千萬美元的回扣,促使養老院向患者推銷更多的強生抗精神分裂癥藥物及其他藥物。這種藥物被發現會提高老年人的致死風險。
就在強生被起訴的3個多月前,全球制藥業巨頭美國輝瑞公司因商業賄賂等原因被美國司法部門罰款23億美元,創下美國制藥公司罰金之最。而強生公司支付巨額回扣的指控一旦成立,也將面臨高達數億美元的巨額罰款。
外企“賄賂案”屢禁不止
此次,美國醫療保健業巨頭強生公司被美國司法部門起訴。讓向來被視為商業賄賂重災區的醫藥行業再次暴露在輿論的焦點之下。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在警告信中指出,強生公司涉嫌向養老機構提供高達數千萬美元回扣,誘使其大量購買強生公司的抗精神分裂癥藥物及其他藥物,但該系列藥物將增加老年人的致死風險。
隨后,美國司法部發布新聞公告稱,針對強生這一行為,波士頓聯邦檢察官辦公室已提起訴訟。檢察官奧蒂茨(CarmenOrtiz)在聲明中表示,向養老院等機構提供藥品回扣的做法“十分惡毒”,將導致藥劑師開出過多的強效藥處方,而病人本身并沒有控制風險的能力。
而就在3個多月前,輝瑞公司被處23億美元罰款,原因之一就是帶金銷售,例如使用了邀請度假、打高爾夫球等行賄方式。而近10年來輝瑞因違法售藥被罰了4次。
國內某機構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跨國企業在華行賄事件一直呈上升趨勢,中國在10年內至少調查了50萬件腐敗事件,其中64%與國際貿易和外商有關,如家樂福案、西門子案等。
“回扣”年侵吞國家資產約7.72億
“去年底的一兩個月,一直都忙于基本藥物招標的事情,這可是公司下的硬指標,不能中標后就不管了。”某中藥企業西南板塊銷售人員王兵(化名)告訴記者。
對于招投標的過程,王兵則有些訕訕,“回扣,在業內已是很普遍的現象,只是多或少、隱蔽或明顯的問題。獨家產品相對要好一些,只需要為拿到一個好的價格動腦筋。但是同質化競爭的仿制藥則不一樣。”
據統計,我們本土藥企已經超過4000多家,而且基本上都是生產仿制藥。再加上一些跨國企業加入其中,競爭異常激烈,于是“灰色”手段便應運而生(更多新聞來源E路有你)。
我國商務部的統計資料表明,在全國藥品行業,作為商業賄賂的藥品回扣,每年侵吞國家資產約7.72億元,約占全國醫藥行業全年稅收收入的16%。
在此前的廣東藥品陽光采購上,就有國內中小制藥企業抱怨,參與的評判醫院專家被那些有錢的外企或大企業“收買”了,導致其他企業的產品在醫院采購中落敗。
曾在醫藥行業浸淫近10年的劉燕(化名),現已轉至別的行業,她告訴記者,醫藥行業的賄賂確實比較普遍,作為制藥企業,在確定藥品價格時,除了把材料成本、人力成本考慮進去外,還要考慮代理商回扣、進醫院后各種渠道費用,包括大型連鎖藥店的上架費等等。
王兵告訴記者,生產企業與代理商之間的回扣已呈半公開化,代理商通常可拿到藥價10%-15%的回扣,其實這也是正常的一個利潤空間;而藥品進入醫院以后,這部分“公關”費用就不透明。本報記者 梅勤
旁邊報道
強生500批次OTC面臨召回
在受到美國FDA警告后,美國強生公司本月15日宣布自愿召回約500個批次的非處方藥(OTC)。強生公司召回的藥品包括暢銷藥泰諾、布洛芬等,召回的原因是有消費者反映在藥品中嗅到發霉氣味,且還有消費者稱在服用這些藥品后出現惡心、胃痛、嘔吐及腹瀉等癥狀。此次召回的藥品由強生公司下屬的麥克尼爾公司在美國生產,并銷往美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以及斐濟等地區。
據麥克尼爾公司日前對外發表聲明說,泰諾關節炎止痛囊片的霉味來自2,4,6-三溴苯甲醚,目前還不清楚這種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但迄今沒有發現它能造成嚴重疾病。
據了解,強生公司去年11月、12月曾召回多批次泰諾關節炎止痛囊片,因為有消費者抱怨這種藥物有霉味,食用后出現惡心、胃疼、嘔吐以及腹瀉癥狀。
此次召回的同類產品在中國也有生產和銷售,記者屢次聯系強生公關部和產品部相關負責人,截至記者發稿,對方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記者致電大參林、養和等藥店,均表示目前還沒有接到停止銷售此類藥物的通知,并告訴記者,“一旦通知召回會立即停止銷售,并在一周內全部召回。”(來源:南方都市報 梅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