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1/27 0:00:00 來源:
未知
酣戰(zhàn)長達8年之久的中國葡萄酒知識產權第一案,終于有了一審結果。1月26日,張裕A公告稱,去年底,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已作出一審判決:撤銷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做出的關于“解百納”商標爭議的裁定書,并要求其重新做出裁定。
與此同時,中糧酒業(yè)有限公司、中糧長城葡萄酒(煙臺)有限公司和中法合營王朝葡萄釀酒有限公司對判決結果不服,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訴。
1月26日,張裕股份總經理周洪江在人民大會堂宣戰(zhàn):就解百納商標案,張裕作為第三人應訴。
雙方爭論的焦點在于,解百納到底是一個品種,屬于通用名稱,還是企業(yè)的獨創(chuàng)品牌?這直接關系到解百納屬于行業(yè)共有資源還是張裕私有?看來,不管是商評委的行政裁定書還是高院的判決書下達,解百納花落誰家尚需時日。
但在新食品從事葡萄酒業(yè)多年的資深人士郭曉霜看來,多年解百納紛爭,無疑共同做大了國內葡萄酒市場。而在高達二三十億元的解百納市場中,占據市場份額最大的張裕無疑又成了最大贏家。
商標案升級
始于2002年的解百納之爭終于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早在1937年,經當時“中華民國實業(yè)部商標局”批準,張裕正式注冊了“解百納”商標。建國后,張裕在1959年、1985年和1992年又分別三次向國家商標局提出“解百納”商標注冊申請,2002年,“解百納”注冊成功。
然而,自張裕獲得該商標后,2002年6月,威龍、長城等葡萄酒企業(yè)聯(lián)合向商評委提交撤銷注冊申請書。1個月后,國家商標局認為“解百納”是紅葡萄酒原料品種的名稱,撤銷了該商標。2008年5月,商評委又將“解百納”商標所有權判屬張裕。
此后,中糧長城、王朝、威龍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狀告商評委裁定不公。直到去年底,商評委的結論被推翻。
誰的解百納,陷入新一輪取證,戰(zhàn)爭逐步升級。
記者注意到,威龍作為原告方,這一次,卻放棄了向高院起訴的權利。威龍退出了和長城、王朝聯(lián)手的陣營。1月26日,記者撥打威龍副總焦復潤手機,處于關機狀態(tài)。
威龍的退出,無疑加強了張裕方的實力。事實上,在“解百納”問題上,葡萄酒企的重新站隊,也促成了商標界和學術界的兩派觀點(更多新聞來源E路有你)。
在商標界,中國律師知識產權委員會商標協(xié)會主任馬翔認為,按照我國商標法相關規(guī)定,直接表示商品主要原料的名稱不能注冊為商標使用;
而中華商標協(xié)會專家委員會主任董葆霖卻說:“商標法保護的是公平競爭,人家?guī)资陝?chuàng)下的一個商標,而且從未間斷使用過,你幾十年沒有用過,到這個牌子有了聲譽了你來用,本身就是一種侵權,不能成為解百納通用化的根據。”
在學術界,圍繞“解百納”是品種還是獨創(chuàng)品牌也有兩派觀點。
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的教授羅國光指出,由于赤霞珠、品麗珠、蛇龍珠這三個葡萄品種釀制的葡萄酒特點相似,故稱為“解百納”型葡萄酒。解百納是全行業(yè)共有的葡萄酒品類名稱。
中國釀酒工業(yè)協(xié)會葡萄酒技術委員會主任王樹生也表示:解百納是國際公認的葡萄品系名稱。
對此,葡萄與葡萄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卻發(fā)文稱,“將赤霞珠、品麗珠和蛇龍珠三個品種統(tǒng)稱為解百納是缺乏科學依據的,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也認為,截至2007年底,在收集保存的葡萄品種資源中,尚無名稱為“解百納”的品種或品系。
幾種可能
那么,這場曠日持久的官司將何時收場?解百納最終花落誰家?
按照長城、王朝的上訴要求,限期商評委在60日內就解百納商標爭議重新作出裁定。1月中旬,北京市高院也受理了該訴狀,將擇日再審。
張裕總經理周洪江告訴本報記者,可以肯定的是,在法院判決和商評委重新裁定之前,張裕仍然擁有“解百納”的商標專用權。
“我們在保持主權不讓的前提下,有緩和和調解的姿態(tài)。”周洪江說,張裕從來不把對抗作為第一選擇。早在2008年商標重歸張裕時,周曾表態(tài),愿意無償授權“解百納”商標給其他葡萄酒企業(yè)使用。
但至今為止,沒有一家起訴的企業(yè)愿意接受和張裕的調解。
至于商評委60日的大限,業(yè)內人士分析稱,其實也很難做到。畢竟商評委曾在2008年將“解百納”裁決歸張裕,如果這次作出相反的裁定,豈不是自扇耳光?
既然商評委難以決斷,那么分別身為執(zhí)法部門的高院是否將依據身為行政部門的工商總局的結論作為重要判案依據?尚留懸念。
因此,業(yè)內人士稱,弄不好“解百納”案因各方利益難協(xié)調,有可能再度拖延,成為懸案。
誰是贏家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盡管各大葡萄酒企身陷“解百納”漩渦,但8年來,其推出的各類解百納產量卻大幅增長。
業(yè)內人士透露,目前全國99%以上的葡萄酒廠都有生產“解百納”系列酒。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葡萄酒行業(yè)三分之一的銷量都靠“解百納”貢獻。這場爭奪背后,其實是高達30億元的市場份額。據中國釀酒協(xié)會的統(tǒng)計,2007年中國葡萄酒銷售規(guī)模約為150億元,其中解百納的市場份額就高達30億元。
據王朝上海公司一位賀姓總經理稱,解百納葡萄酒在王朝的地位僅次于老干紅,排在前三位,價格從50-70元不等。長城和威龍也有大量的解百納產品。
但最大的贏家顯然是張裕。
有數(shù)據表明,從2002年-2008年,張裕在解百納的品牌宣傳上共投入3億元左右。
然而,市場回報是明顯的。根據新生代市場監(jiān)測機構的信息,2008年上半年,該機構對28個城市的抽樣調查顯示,張裕的解百納產品占全國市場份額的77%。
“去年,解百納占到張裕葡萄酒主業(yè)銷售收入和利潤的一半以上。”1月26日,張裕副總孫健對本報記者說。去年1-9月,張裕實現(xiàn)凈利潤7.27億元,同比增長24%,營業(yè)總收入近30億元,同比增長15%。【作者:文靜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