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2/3 0:00:00 來源:
未知
1月21日,國務院醫改辦公室副主任、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正式確認,此前醫改文件中規定的2009年“各省(區、市)30%基層公立醫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的目標已經被推遲到2010年的2月份。
而導致這一目標推遲實現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在取消藥品價格加成制度之后,用于補償基層醫療機構的資金需求超出了財政部門的承擔能力。
財政部正在醞釀,由財政部門單一補償改為財政部門和醫保基金等多頭補償,并在全國各地推廣安徽、天津和湖南等地的經驗。
資金捉襟見肘
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是中國2009年到2011年醫改工作的5大目標之一,旨在緩解“看病貴”的問題。而基本藥物制度的改革內容之一,就是取消藥品銷售的加成、實現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基層醫療機構由此減少的收入由政府對其經常性收支差額予以補助。
財政部在此前調研中發現,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十分復雜,地方操作時遇到了很大的困難。而在財政部近期舉辦的一次全國市縣級財政部門醫改政策培訓班上,不少地方的財政官員反映,集成醫療衛生機構取消藥品加成后減少的收入僅由財政一家補償,財力無法承受。
根據國務院公布由財政部等部門測算的數據,從2009年到2011年三年間政府將新增投入8500億元用于醫改五項重點改革,其中中央承擔40%,地方承擔60%。
而從2009年開始,由于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全國財政收入的增幅從2008年的19.5%降至2009年的11.7%,而地方政府面臨4萬億配套等資金需求,地方財政更是捉襟見肘。
而在醫改過程中,基層醫療機構實施醫改后的收支差額將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擔,中央財政只是對實施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和績效工資動手早開展好的地區給予適當的獎勵。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