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3/29 0:00:00 來源:
未知
今后兩年,自治區預計投入百億元,地方配套資金數十億元,用于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這是記者從27日召開的自治區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上獲悉的。
28日,一位市民在新疆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急診科收費窗口刷醫保卡就醫。據悉,今明兩年,新疆將繼續積極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
會上公布了倍受各界關注的自治區《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意見》及自治區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明確新疆2011年醫改的目標是: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全面覆蓋城鄉居民,基本藥物制度初步建立,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得到普及,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取得進展,切實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會議的召開,標志著自治區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的全面推進。
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努爾?白克力強調,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首要任務,是要保障廣大群眾看病就醫的基本需求,通過加強疾病防控,保護和增進群眾健康。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最關鍵的是做到廣覆蓋、保基本、可持續,廣覆蓋就是覆蓋城鄉全體居民,保基本就是保障基本需求,可持續就是要與發展的階段相適應。逐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是改革的重要目標,既要在范圍上做到人人享有,又要在服務水平上縮小城鄉之間、區域之間、不同群體之間的差距。
方案解讀——基本醫保制度 醫保支付限額逐步提高至收入的六倍
【方案】加快推進基本醫保制度建設。進一步擴大城鎮職工基本醫保、城鎮居民基本醫保和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覆蓋范圍。到2011年底,城鎮職工、居民醫保參保率均達90%以上,新農合參合率不低于97%。
【措施】2010年底,把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和困難企業職工納入城鎮職工醫保。確有困難的,經批準后,參加城鎮居民醫保。
全面推進城鎮非公經濟組織從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和農民工參加城鎮職工醫保或居民醫保,使各類人員均享有基本醫保。在校大學生全部納入城鎮居民醫保范圍。參加城鎮職工醫保有困難的農民工,可自愿選擇參加城鎮居民醫保或戶籍所在地的新農合。
2010年,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籌資標準將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150元,各級財政對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籌資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對政策范圍內的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逐步提高,城鎮職工醫保報銷比例逐步達到75%、城鎮居民醫保報銷比例達到60%,新農合平均報銷比例不低于50%。將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最高支付限額分別提高到當地職工年平均工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上年度全區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的6倍左右。
根據基本醫療保障基金運行情況和承受能力,擴大和提高門診費用報銷范圍和比例,從2010年起,40%的統籌地區將常見病、多發病納入城鎮職工醫保和城鎮居民醫保門診統籌。全面推行新農合門診統籌。
進一步完善參合農牧民在統籌區域內自主選擇定點醫療機構的就醫程序,簡化到縣域外就醫的轉診手續。用兩年時間實現參合農牧民在絕大部分自治區級和地(州、市)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出院即時結保報醫療費用的目標。
方案解讀—— 公立醫院改革 探索多種改革形式
【方案】推進公立醫院試點改革,開展公立醫院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監管機制改革試點。積極探索公立醫院政事分開、管辦分離等多種改革形式,逐步將公立醫院補償由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財政補助改為服務收費和財政補助措施。
【措施】研究制定《自治區衛生資源配置標準》和《自治區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指導意見》明確區域公立醫院的設置數量、布局、規模、功能定位。
選擇烏魯木齊市和克拉瑪依市所轄部分公立醫療機構進行試點改革,探索政事分開、管辦分離有效形式,完善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明確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責權。完善醫務人員職稱評定制度,實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
積極探索符合新疆實際情況的醫師多點執業管理制度。優先使用基本藥物和適宜技術,實行同級醫療機構檢查結果互認。建立以公益性為核心的公立醫院監管制度。開展常見病臨床路徑的標準化診療方案的研究,探索按病種付費等付費機制改革,控制不合理醫療費用過快增長,維護公立醫院的公益性。
改革以藥補醫機制,逐步取消藥品加成,逐步將公立醫院補償由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財政補助改為服務收費和財政補助,通過增設藥事服務費、增加財政投入等渠道補償。
加大對公立醫院大型設備購置、薄弱科室建設和重點學科發展的投入,逐步健全基層公立醫院的專業學科,加大對兒科、傳染科、精神心理科的投入。
嚴格控制公立醫院建設規模,限制公立醫院貸款行為,防止盲目發展。同時,合理控制公立醫院提供特需服務的比例,特需病房設置數量不得超過總床位5%。
制定民營醫療機構設置標準,加快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在服務準入方面,對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一視同仁,保證不同所有制醫療機構公平有序競爭。在醫保定點、人才引進、職稱評定、科研立項和繼續醫學教育等方面,對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一視同仁,保證公平有序競爭。
方案解讀——居民健康檔案 全區統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
【方案】逐步建立居民健康檔案
【措施】以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為重點,逐步在全區統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
定期為城鄉65歲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檢查,提供疾病預防、自我保健及傷害預防等健康指導。
為適齡兒童(含流動人口)接種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為孕產婦和3歲以下嬰幼兒建立保健手冊。
方案解讀——衛生服務網絡 鼓勵有資質的人員開辦診所
【方案】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完善基層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鼓勵有資質的人員開辦診所或個體行醫生。
【措施】大力開展國家鄉鎮衛生院招聘執業醫師試點項目,3年內招聘一定數量的執業醫師到貧困縣鄉鎮衛生院工作。繼續實施“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每所城市三級醫院要與3所左右縣級醫院建立長期對口協作的關系。
地(州、市)級以上政府舉辦的醫療機構、疾控機構、婦幼機構的醫生在晉升主治醫師和副主任醫師前,必須到縣級和縣級以下醫療衛生機構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累計服務一年;政府舉辦的二、三級醫院(不含軍隊)和疾控機構取得醫師執業證書的新聘人員,必須到縣鄉兩級醫療衛生機構服務一年。
研究制定分級診療標準,開展首診制試點,建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上級醫院雙向轉診制度。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實行全員聘用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以服務質量和服務數量為核心、以崗位責任與績效為基礎的考核和激勵制度。(來源:亞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