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4/1 0:00:00 來源:
未知
家里有了廢舊電池,大部分人都知道應該扔在專門的回收箱里,不能和生活垃圾一起處理,否則其中的重金屬滲漏,會嚴重污染環境。但家里有了過期藥,不少人卻想都不想地隨手扔到垃圾箱里。其實,過期藥對環境的危害,一點都不亞于廢舊電池。由于污染性強,它已被明確列入《國家危險廢棄物目錄》,全球不少國家也越來越多地意識到它對土壤及水源造成的巨大危害。但為什么國內對過期藥的處理還沒有完全重視?有了過期藥,我們到底該怎么辦呢?《生命時報》記者近日進行了深入采訪。
過期藥都流到了哪里
過期藥除了家里有,藥店、診所、醫院、藥品生產企業都會產生。這些地方的過期藥都流到了哪里?記者調查發現,企業和醫院的過期藥,國家都有明確的處理法規,大部分單位能按規定做到安全銷毀,但為利益所驅使,為了節約成本違規處理的,也不是沒有。(上接第一版)而家庭、藥店、診所里的過期藥,大部分都隨意處置了。
在本報進行的一項“過期藥,你怎么處理”的調查中,結果顯示,高達97.14%的家庭中都有過期藥,以感冒藥、退燒藥、胃藥、消炎藥為主。83.33%的人會把它們扔到生活用的垃圾箱里,2.78%的人倒進馬桶沖掉,13.89%的人放在那里不管。對于過期藥可能造成的環境危害,八成人表示,他們完全不知道。在記者隨訪的幾家藥店和診所里,過期藥的處理同樣沒得到重視。大部分藥店的售貨員和診所工作人員都表示,他們不知道該怎么處理過期藥,通常是下架后直接裝到大紙箱里,扔到垃圾站。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藥店人員告訴記者,國家有規定,藥品到保質期前一個月,就不能再賣了,所以藥店一般都會在這個日期前搞大規模的促銷活動,能賣出多少算多少。實在賣不完的,還有藥販子定期來收。這些距離保質期只有一個月的藥,會以1折的價格賣給他們,帶到城郊或農村等偏遠地方,賣給當地買不起藥的老百姓。如果還有剩下的,就丟到垃圾箱里了。
至于醫院的過期藥怎么處理,衛生部北京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譚玲表示,總體來說,醫院的過期藥不多,主要是一些市場購買比較困難的、供急救和臨床必需使用的藥,有比較嚴格的“藥品效期管理制度”,上交后由藥庫統一處理。一般分幾種處理方式:第一種是安全性較好的片劑、膠囊,比如感冒藥、腸胃藥,包括抗生素等,加點水泡溶破壞掉,以防有些人撿去再次使用,然后扔到普通垃圾里就可以了。第二種是問題較大的藥,比如抗癌藥、毒性藥物等,一般和針管、針頭等一起焚燒處理,屬于較高級別的醫療垃圾。第三種是麻醉藥品等,這個屬于危險化學品,要報藥監局,由專門的廢物處理公司來處理。
藥廠的過期藥則必須進行無公害處理,國家對此有明確規定。葵花藥業集團副總經理關壹告訴記者,一般是高溫焚燒,經過層層過濾,最后產生的氣體必須符合國家環保要求。然而,無公害處理的成本很高,廣州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楚源說,一公斤的處理成本要幾百塊錢,如果以噸計算,動輒就要幾十上百萬元,有時比藥本身還貴。正因如此,有些廠家為了省錢,將大量過期藥品扔到了生活垃圾站。今年3月,天津市食品藥品監督稽查大隊就經舉報發現,300多箱過期,甚至發霉的葡萄糖注射液、甲硝唑注射液、清熱解毒口服液等都堆在了廢品回收站的門口。
埋了藥的地方,附近的莊稼還能吃嗎?
“隨意拋棄過期藥,肯定對人體、環境都有一定的危害。”關壹說,中藥還好,像西藥里的青霉素,嚴重過敏體質的人,哪怕聞到它的味兒都會過敏,這樣的藥怎么能亂扔呢?國家衛生部全國合理用藥監測系統專家孫忠實教授告訴記者,首先我們要知道,過期藥大部分已經減效或無效;其次有些抗菌藥和含有金屬元素的藥,放久了毒性會增加。而據記者了解,一些中成藥,特別是沖劑、蜜丸等藥品,放置時間長了更容易霉變,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
“其實,像家庭零散地扔掉過期藥,對環境的危害還不是最大的。”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侯京林說,因為土壤通過水循環有一定的“自凈”能力,少量藥物成分會在循環中自我分解。孫忠實也告訴記者,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剛剛發布了一個通知,建議將過期藥弄碎從下水道沖走。“我推測主要是因為很多國家的下水道和大海連著,藥品到大海里,會稀釋幾千萬倍,毒性大大減少。”
但大量的過期藥扔到生活垃圾站里,隨土填埋,就會對土壤以及水源造成巨大危害。侯京林說,它們產生的毒性物質會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長久沉淀下來。雨水還會將藥物溶化,隨地下水流到其他地方。中藥化學成分較少,但西藥大部分都是提純復合物,失效后經過填埋、發酵,有可能產生致癌物。這些物質會滲透到地下水中,這時,周邊如果有居民點,他們的飲用水還能喝嗎?如果種了莊稼,這樣的莊稼你還敢吃嗎?
其實,少量和大量只是相對而言,如果所有家庭都把過期藥扔到垃圾箱或沖進下水道,對于美國這樣人口較少、藥物浪費現象不很嚴重的國家來說,可能不是個問題,但據資料顯示,我國城市平均每個家庭就有過期藥215粒,一年因過期造成的藥品浪費達1.5萬噸,對于中國這樣人口眾多的國家來說,就不是少量的問題了。
過期藥回收還應更受重視
“2007年,我第一次在兩會上提交了關于‘應對家庭過期藥進行回收’的提案。”全國政協委員、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毛蘊詩對記者說。今年的兩會,他再次和另一個代表共同提出了回收藥要下社區的提案。2007年的提案,曾得到國家重視,現在,廣東、湖北、甘肅、海南、重慶等省市的藥監局都已下文件支持。“其實,那個提案,我是替別人代交的。”毛蘊詩口中的這個“別人”,就是李楚源。從2004年開始,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就開始在國內藥店、社區診所等設點,以“以舊換新”的方式回收家庭過期藥,現在在全國已經有6000多家回收點。然而,6年過去了,在其他企業中,他的響應者寥寥無幾。“成本實在是太高了。”他告訴記者,一年光這些回收藥的置換、處理等費用就幾千萬,6年里,他花了3個多億。“曾經有企業也做過,但沒法堅持下去。”
對于過期藥的回收銷毀,國家目前還沒有制定統一的政策、法案。孫忠實說,可能的原因是:“好藥還關注不過來呢,更別說壞藥了!”其實,政府應該建立一個過期藥的長效回收機制。關壹說,這包括對消費者進行“過期藥品最好回收”的宣傳教育,系統化地在藥店、社區門診等地方建立免費回收點,讓老百姓知道有了過期藥該送到哪里去。至于整個的回收機制,應由企業、政府,包括社會公益團體共同建立。據記者了解,在英、德等歐洲國家,對過期藥的回收銷毀早就有了嚴格規定。過去英國人也大多把過期藥扔到下水道中,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有些藥物溶解后是無法被凈化的,因此會在垃圾收集中專門將過期藥分類處理。而德國各大藥店都擺放著如何處理過期藥品的宣傳冊,免費回收居民手中的過期藥是它們的義務。環保部門還建議,為了便于藥店識別其危害性,最好將藥品說明書和包裝同時交給藥店。過期藥回收后,會由垃圾回收部門做高溫焚燒處理。
在國家還沒有出臺相關法規前,專家們建議,家庭中對于過期藥的處理,可以遵循以下幾個辦法:口服片劑、固體制劑、膠囊等,比如感冒藥、抗感染藥,可以用水溶解后沖到下水道或丟到垃圾桶里;液體藥物,如眼藥水、外用藥水、口服液等,把里面的液體分別倒入下水道沖走,不要混雜;眼藥膏等膏狀藥物,擠出來收集在信封內,封好后丟棄;噴霧劑藥品在戶外空氣流通較好的地方,避免接觸明火,徹底排空丟掉;如果有抗癌藥、治療血液科疾病的藥物,比較危險,最好送回醫院,不要自己處理。“溶解藥片或砸開針劑的目的,都是為了避免扔掉后被其他人撿回去再用,甚至拿去賣錢。”孫忠實說,這也是處理過期藥時應遵循的一個重要原則。(來源:生命時報 作者:張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