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4/9 0:00:00 來源:
未知
《全國衛生信息化發展規劃綱要(2003-2010年)》已到了最后的大考年限,全國醫療信息化面臨著一場大“手術”。長期以來,醫療信息化始終面臨著孤島成片、煙囪林立、醫療資源極度不平衡等尷尬局面。如此三網融合,物聯網等大的技術投入下,這塊被信息化界公認最難啃的行業開始從遠程醫療突破。
新醫改方案就明確提出“利用網絡信息技術,促進城市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合作,積極發展面向農村及邊遠地區的遠程醫療”。據了解,有關遠程醫療會診的國家衛生信息網的首期工程建設計劃投資2.36億元,其中中央財政撥款1億元,各級地方政府投入共計1.3億元。在遠程醫療市場上,運營商此前的規模非常小,3G時代的到來將更賦予運營商抓住這個機會的籌碼。
手機遠程醫療全球大幅增長
InM edica公司最近出版的全球遠程醫療報告中指出,在遠程醫療中使用的網關數量將在2014年超過100萬個,而在2018年將達到360萬個左右。InM edica預測遠程醫療將在2012年被私人醫療服務商廣泛應用,這將留給2-3年的時間來解決目前市場上的一些問題,如向醫療保險公司演示大規模應用遠程醫療的優越性。
雖然在2009年作為醫療網關的手機數量非常少,但是預計到2014年能夠達到35萬個。InM edica分析師稱,“在過去的幾年中,當越來越多的患者以及設備供應商認識到其在數據轉移中的優勢,手機作為遠程醫療網關引起了人們更多的興趣。我們預計移動服務運營商在今后的遠程醫療市場上將有很重要的表現(更多新聞來源E路有你)。”
許多設備供應商已經發布了基于手機將血糖數據傳輸給醫生的糖尿病管理項目。由于糖尿病患者本身也非常習慣使用血糖儀進行常規的自我監測,使用遠程醫療服務不會對他們的生活方式產生很大的改變,因此客戶的適應性不會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而且,能得到醫療專家及時的反饋對于患者的疾病治療本身也是很有幫助的。
運營商備戰3G遠程醫療
采訪中,不少方案供應商和設備商都認為,遠程醫療能走多遠,很大程度上電信運營商在遠程會診中起樞紐作用。賽迪顧問半導體研究中心總經理李樹認為,3G給運營商進入遠程醫療帶來了新機會。傳統的遠程醫療系統就是在視頻會議系統上加載醫療信息資料庫。事實上,實時遠程醫療和普通的視頻會議十分相似,二者都支持人文交流,不同點在于遠程醫療更注重聯系醫療信息,例如各種醫學影像、病人檔案、醫療資訊等。
廣東移動總經理徐龍認為,信息技術是有效解決醫療資源相對緊缺問題的“良方”。在他看來,構建“電子醫療”體系,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遠程醫療、流動醫療和自助醫療,既有利于緩解醫療資源緊缺的壓力,也有利于提升醫療服務現代化水平。廣東省中醫院某信息化負責人告訴記者,實時遠程會診是一個雙向的交互過程,涉及諸如視頻、音頻、圖像之類的信息,要求信息的即時性,多媒體數據業務量會出現爆炸式的增長,并且不可預測。
李樹更指出,實時遠程醫療除了傳輸一般質量的多媒體信息外,還需要傳輸高清晰度的醫學圖像,例如骨科X片,無損壓縮后需傳輸帶寬約3M B,以33K pbs的速率傳送需12分鐘,以10M pbs的速率傳送需2.4秒。在某些應用情況下,為了保證高精度的診斷需要可靠的傳輸,可能要多次重傳同一影像,這樣會有大量的多媒體業務聚集在發送端。基于多媒體通信為基礎的遠程醫療對運營商的網絡要求將更高,“這就是運營商的機會。”
聯通和南方醫院打造的遠程醫學中心就是運營商主導的遠程醫療最典型的例子。中心啟用后,將為省內的南雄市、博羅縣、豐順縣人民醫院,以及云南和海南等地140余家基層醫院提供臨床交互式會診,遠程影像、病理會診等技術和人力支持,實現專家與病人,專家與醫務人員之間的異地“面對面”會診。 本報記者 高凌云
特寫
遠程e療
家中的馬桶能夠檢測出糖尿病,還能將結果通過網絡發送給你的醫生;裝有藍牙的藥瓶會定時提醒你服藥;當你去醫院看病時,剛一走近診區,醫院的電腦就通過手腕上的RFID標簽識別出了你的身份,指引你外科應該朝哪兒走。
除了RFID,手機和藍牙等都成為遠程醫療中的重要角色,一臺有藍牙功能的血糖計、血壓計或血氧計進行生理參數的測量,將測得數據收集并保存在內部存儲器中,然后通過藍牙將記錄傳送給手機、手持PDA或筆記本電腦。隨后,手機可以將記錄通過SM S或GPRS/UM TS連接,發送給一個醫療數據中心。而醫療數據中心或醫院則可以將結果返回給病人。(來源:南方都市報 高凌云)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