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5/25 0:00:00 來源:
未知
高回扣、潛規則盛行,似乎是醫藥流通企業與醫院之間公開的秘密。從流通企業角度看,如何根治該痼疾?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了九州通副總經理、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牛正乾。
中國證券報:藥品到達醫院存在的層層加價和高回扣一直被人詬病,要解決該問題,您有什么建議?
牛正乾:消除潛規則,重點要管好醫院這個“水龍頭”(藥品最終出口)。目前很多廉價藥品(包括一些基本藥物)備受冷落,不是因為藥廠不愿意生產、批發企業不愿意配送,而是因為公立醫療機構不愿意使用,他們更歡迎高價藥品。
由于醫藥流通企業直接為醫院服務,因此醫院的喜好極大地抑制了高效率的市場化藥品分銷模式的發展。
事實上,市場化的藥品生產和供應體系已經在國內形成,卻并未通過市場競爭實現優勝劣汰。根本原因是,醫療機構缺乏“汰劣擇優”的激勵。
如果目前的產權單一化,即以公立醫院為主的行業狀態持續下去的話,沿用事業單位的效率不高、缺乏激勵和約束機制,則意味著醫療行業缺乏競爭,直接帶來潛規則盛行,也將向上變相“傳導”給流通企業,導致流通企業效率低下。
只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激勵競爭,盡快放開醫療服務市場,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的辦醫體制和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才能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弱化乃至消除潛規則。
中國證券報:您對醫藥流通行業目前激烈的競爭形勢如何理解?
牛正乾:實際上,目前醫藥流通行業的競爭并非特別激烈。經過多年的改革已經實現了藥品流通市場的多渠道、多種所有制、多種經營方式,但“高效率”、“集約化”等重要目標卻遠未實現,而最近卻又有“國進民退”的跡象,“回歸”單一渠道、行政干預形成壟斷的配送等(更多新聞來源E路有你)。
雖然表面看企業的利潤率普遍偏低,但實際上從單一企業和整個行業的經營效率、管理費用、經營水平等來看,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多的仍是低水平競爭。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主要原因并非完全在于流通企業自身,而是與當前的大的產業環境有很大的關系。
流通產業的市場發展,一方面與流通行業的政策有關,另一方面更受制于醫療行業的政策,管辦不分的公立醫療機構形成了事實上的壟斷,它直接關乎醫藥流通企業藥品的出口,對流通市場的影響至關重要。
中國證券報:基本藥物制度所提出的“統購統銷”思路對流通行業會有怎樣的影響?
牛正乾:事實上,配送商是不需要招標選出的,而是由招標產生的藥品生產商自行選擇即可,這樣才能做到效率最優化,避免因配送商招標帶來新增的尋租空間。對于這個充分競爭的行業,如果政策干預其競爭,或減少競爭,對行業發展是不利的。
目前醫療體制的一個根本性弊端就是行政部門對醫療行業的介入太多。“管辦分開”是針對性建議。而基本藥物招標配送形成“統購統銷”思路如果沒有嚴厲的監管措施,其做法很可能進一步加深行政干預,造成藥品配送的行政壟斷局面、地方保護主義盛行。
我們期待國家商務部的醫藥商業分級管理辦法早日出臺,以期對其他政策產生更好的完善、補充和協調作用。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