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6/4 0:00:00 來源:
未知
“連感冒靈這樣的藥都沒有,你們還能看什么病?”患者的質疑此時也正代表了部分基層醫療機構的困惑——基本藥物目錄看似品種繁多,但仍常常感到不敷使用;而某些百姓愛用的廉價藥品,醫院卻無法采購。
5月24日,清點完庫存的藥品后,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陳集鄉衛生院院長王軍宏的眉頭越皺越緊:庫存的非基本藥物越來越少了。
王軍宏是典型的山東人,說話非常直爽。談到藥品缺乏的隱憂,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說,陳集鄉衛生院是山東省基本藥物制度試點醫院,按照今年2月26日印發的《山東省推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意見》的規定,3月1日至10月1日為招標采購及配送工作的銜接過渡期,在此期間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不得再新購進非基本藥物,而庫存藥物全部按原進價銷售,取消藥品加成。
王軍宏現在面臨的問題是:非基本藥物庫存越來越少,可基本藥物的品種又不能讓他十分滿意。
基本藥物不夠用?
從2010年3月1日起,山東省推行了基本藥物制度。
根據山東省的相關方案,對基層醫院必須配備和使用的基本藥物,國家確定了307種,而地方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增補。在國家基本藥物的307個品種之外,山東省增補了216種藥物。這樣,總共有523種藥品進入了山東省基本藥物目錄。
基本藥物的使用多少是考量基本藥物制度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用得少的話,基本藥物制度可以說是形同虛設。由于山東省規定,過渡期內試點的基層醫療機構要逐步消化庫存的非基本藥物,并且不得再購進非基本藥物,因此當非基本藥物用完之后,基層醫院再治病救人就得全部依靠這523種基本藥物了。
然而在采訪中記者卻發現,500多種藥品雖然聽上去顯得品種繁多,可從基層衛生院的角度來講仍遠不夠用。
東阿縣銅城衛生院的藥房主任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很多基本藥物他們醫院根本用不上。銅城衛生院位于東阿縣縣城,離縣城最大的醫院——東阿縣人民醫院只有1.4公里,屬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所以沒能爭取到120急救車,這意味著需要搶救的病人是不會送到該院的。因此,這500多種基本藥物目錄里面的急救藥,如用于止血的垂體后葉素、治療休克的腎上腺素等,銅城衛生院基本都用不著。
這位藥房主任還表示,基層衛生院治療的多數是感冒發燒之類的常見病,因此基本藥物里面一些抗血吸蟲、抗瘧疾、抗艾滋病等專科用藥,基層醫院也用不到;還有省級基本藥物的藥品名稱雖然和國家藥品名稱并不相同,但實際上屬同一種藥品的情況。把上述藥品都減去之后,剩下的基本藥物也就只有350余種。
而讓這位藥房主任感到不滿意的另外一點是,此前醫院一些常用的藥品現在不能再采購了。例如,螺旋霉素和大青葉片是治療牙疼、部分外傷的常用藥,價格也比較便宜,12片藥才2元錢左右,當地醫生愛開,老百姓也愛用,但現在卻只能望藥興嘆。
醫院300米外的藥房也讓銅城衛生院感到一種危機感。由于很多藥店購進藥品不需要發票,所以其價格比衛生院要便宜。本來在新農合投入使用之后,由于能夠報銷,醫院的病人增加了,效益也變好了,但由于基本藥物制度實行之后暴露出藥品不全的問題,很多患者只能被迫再回到藥店買藥。
王軍宏表示,基本藥物中他們常用的藥品在300種左右,但相當一部分老百姓喜歡用的藥品,如治療發熱和疼痛的常用藥安痛定針劑、三九感冒靈、金嗓子喉寶等卻未能進入基本藥物目錄。他還給記者講了這樣一個故事:近日一位老鄉感冒了,主動要求醫生開三九感冒靈,結果發現衛生院沒有該藥。老鄉失望之余,直呼“連這個藥都沒有,你們還能看什么病?”
部分地區出現患者流失現象
記者在河南省鄭州市進行調查的時候,發現基本藥物不夠用的情況同樣存在。
河南省政府網公布的《河南省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施辦法 (暫行)》制度規定,在307種國家基本藥物之外,各試點城市可自主添加不超過200種藥品,但這些非國家目錄的基本藥物藥品年銷售量最多不能超過30%。試點醫療機構庫存的非基本藥物的銷售期最長只有兩個月。
河南省鄭州市中原區航海西路衛生院是基本藥物制度的試點醫院。記者前往采訪的那天雖然下著小雨,但該院一樓的嬰兒患者診室還是擠得滿滿當當,醫生正忙于接待前來看病的小兒患者(更多新聞來源E路有你)。記者隨即走到了旁邊的全科診室,當值的醫生剛剛結束對所在片區的長住居民走訪,正在錄入居民的基本情況。她對記者介紹說,該院的特色為婦幼保健,是幼兒疫苗接種的示范點,因此患者中以婦女和幼兒較多。然而基本藥物目錄中婦幼藥品非常少,這讓醫生常常感覺遠不夠用。
而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得到的湖北省黃岡市3個試點縣40份針對基層衛生院的調查問卷中,同樣反映了基本藥物不夠用的問題。
在執行基本藥物制度中存在的問題一欄,黃岡市武穴縣四望衛生院列舉道:婦兒科用藥范圍太窄,解熱鎮痛藥及止咳化痰藥不夠用;黃岡市刊江衛生院則在調查問卷中這樣寫道:目錄范圍窄,臨床醫生不滿意,醫保患者不滿意,新農合患者也不滿意。
目前,藥品不夠用在河南已經造成了部分患者的流失。據河南當地一媒體報道,鄭州市一個試點醫院的負責人表示,基本藥物制度實行兩個多月過后,他們發現,藥價降了,但病人卻少了,基本上每個試點醫療機構都有患者流失問題,流失率基本在1/3~1/2之間。這位負責人認為,流失的原因正是基本藥物品種太少,還有很多常用藥不在基本藥物范圍之內。
黃岡市一試點基層醫院的負責人表示,藥品配備不齊在當地已經造成了糾紛,原因是病人想從大醫院轉診到基層醫院,目的是為了省錢,結果基層醫院卻沒有藥。
社科院研究員朱恒鵬認為,基層醫院只能配備基本藥物,這讓招標辦成了得利方。因為藥企公關的金額是按照一個省份的銷售量來決定的,全部配備和使用基本藥物,顯然可以大大增加基本藥物的使用量。
基層醫院急切地希望向上傳遞出“藥品不夠用”這一信息。據王軍宏表示,他們近期已經把缺少的約50種藥品名單提交給東阿縣衛生局。銅城衛生院的藥房主任更直接提出期望,希望基層醫院也能有一定的基本藥物自主選擇權。“我們期望的數量也不多,50個就夠了。”
鄉鎮衛生院治療“上下為難”
“小病進社區、大病進醫院”是新醫改解決看病難的方案之一,而基層醫療機構暴露出的藥品缺乏問題,或許無法落實新醫改“醫療下沉”的目的。
黃岡市人民醫院藥劑科主任王樹平對《每日經濟新聞》介紹說,鄉鎮衛生院不僅承擔了治療小病的功能,還實際承擔了雙向轉診的任務,會配合大醫院進行大病和重病的后期治療。這些雙向轉診病人從大醫院轉過來后,后續康復治療仍由大醫院醫生指導。而大醫院藥品種類繁多,假如醫生開出的處方藥品基本藥物目錄上根本沒有,而地方上又不允許基層醫院配備非基本藥物,那么雙向轉診可能會再次回到單向轉診,看病難的問題依然不能得到解決。
根據河南當地媒體報道,5月初,河南省副省長宋璇濤、衛生廳廳長劉學周在調研時發現,河南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常用的基本藥物僅有150個品種,不能滿足群眾就醫用藥需求,導致大量患者轉診至上級醫療機構。
藥品不夠用也對鄉鎮衛生院本身的發展帶來一定困難。王樹平介紹說,上一輪醫改時,鄉鎮衛生院執行的是建設靠國家、吃飯靠自己的改革思路,發展了一些特色醫療專科,例如腫瘤治療科室、風濕病專科等,而在實行基本藥物制度后,所需藥品大多不在基本藥物之列,這些好不容易發展起來的業務會因此萎縮,依托這些特色科室的專業人員也會面臨流失。
基層醫療機構實際上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鄉鎮衛生院,一個是村衛生室。在河南和山東、湖北省的基本藥物執行中,記者發現,村診所并沒有納入目前的試點方案中。依照目前的鄉鎮衛生院管理體制,一般鄉鎮衛生院分管幾個當地的衛生室,部分只是提供技術指導,有的也對衛生室所用的藥品進行統一配送。
而在實行基本藥物制度之后,藥品都經過統一招標,招標后的藥品由衛生院配送到當地村衛生室,由于村衛生室可以繼續進行加價銷售,其結果必然是鄉鎮衛生院的價格會低于村衛生室的價格。
“鄉鎮衛生院對村衛生室的一體化管理受到了沖擊,衛生室越來越難管了。”銅城衛生院的藥房主任表示。
黃岡市某試點衛生院的負責人也介紹說,目前鄉鎮衛生院跟村衛生室相比,已經具備了價格優勢。他舉例說,一般打個針在村衛生室要花30元,而在鄉鎮衛生院也就花15元左右。
業內專家表示,同樣的藥品,鄉鎮醫院實行零差價銷售,價格要比村衛生室便宜,會吸引感冒發燒之類的小病上移到鄉鎮衛生院;而由于衛生院藥品仍然比較有限,稍復雜的病還得去大醫院,照樣留不住病人。這樣一來,看病難的情況非但沒有緩解,恐怕還會進一步加劇。【作者:黃志偉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