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7/24 0:00:00 來源:
未知
中國醫藥上市公司競爭力50強排行榜熱辣出爐
生意社7月24日訊 在《核心競爭力》一書的作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爾看來,核心競爭力指的是組織具備的應對變革與激烈的外部競爭,并且取勝于競爭對手能力的集合。
企業核心競爭力就是一個企業能夠長期獲得競爭優勢的能力,是企業所特有的、能夠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競爭對手難以模仿的技術或能力。
2009年新醫改意見正式出臺,吹響了中國
醫藥產業新一輪整合的號角。在群雄爭霸的激烈市場角逐之中,醫藥上市公司作為醫藥行業的優質企業,誰是最具核心競爭力的強者?哪些因素構成了醫藥上市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新鮮出爐的“2009年醫藥上市公司核心競爭力50強”揭開了上述問題的謎底。事實上,“醫藥上市公司核心競爭力50強”是評選機構SFDA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獨創的一個榜單,也是國內第一份針對醫藥上市公司核心競爭力的研究報告。
《醫藥經濟報》記者獲悉,南方所和“2009年醫藥上市公司核心競爭力50強”的專家團隊一起構建了醫藥上市公司核心競爭力的四維指標體系,即同時考慮規模指標、效益指標、成長性指標與創新力指標4個維度的評價體系,對醫藥板塊所有上市公司進行全方位的分析評價,在此基礎之上,評選出核心競爭力50強。
強者的理由
醫藥上市公司核心競爭力評選專家團隊認為,“2009年醫藥上市公司核心競爭力50強”榜單推出的意義就在于能如實反映醫藥上市公司在其所處行業中的位置,座次的確定是綜合評價的結果。
“將評價指標體系定得細化一些,企業的特色就更能凸顯出來。”中國醫藥信息專業委員會理事、廣東藥學院衛生統計學教授張丕德告訴《醫藥經濟報》記者,我國醫藥企業的特點是,有些規模很大但效益、創新能力等方面卻比較弱,而有些規模偏小的民營、合資企業,在創新能力和成長性方面卻獨具優勢。
在上市公司核心競爭力50強榜單上,2009年重組完畢的上海醫藥以38.4的分值
(注:理想分值為100分)位列頭籌,復星醫藥以31.6的分值緊追其后,健康元以30.5的分值位居第三,紅日藥業以27.8的分值排名第四,第五名雙鷺藥業分值為24.6。
該榜單顯示,上海醫藥的四維分項評價指標中,規模指標以100的分值獨占鰲頭?!皬囊幠V笜朔种档?項因子來看,上海醫藥的年銷售收入、資產總額、從業人員人數與市值在醫藥類上市公司中都達到了最高值,這也是它可以位列上市公司核心競爭力排行榜冠軍的主要原因之一?!睆堌У路治龅?。
值得關注的是,紅日藥業和雙鷺藥業的規模指標分值僅為2.5與2.4,為什么卻能躋身上市公司核心競爭力榜單前五行列?這恰恰得益于其在其他分項指標上的突出優勢:去年成功登陸
創業板的紅日藥業憑借效益指標分值32.6、成長性指標分值11.5、創新力指標分值17.4的優勢躋身第四;而雙鷺藥業的最大亮點在于其創新力指標分值高達100。
而4個分指標排名前三甲的醫藥上市公司則分別是:上海醫藥、哈藥股份、南京醫藥規模指標前三;復星醫藥、紅日藥業、上海醫藥效益指標前三;健康元、上海醫藥、華蘭生物成長性指標前三;雙鷺藥業、萊美藥業、萬東醫療創新力指標位列前三甲。
規模冠軍:上海醫藥
醫藥產業的新一輪并購重組正火爆上演。2009年重組完畢的上海醫藥以38.4的分值位列醫藥上市公司核心競爭力榜首,這主要緣于上海醫藥在規模指標上的絕對優勢,其規模指標分值為100。
2009年,上藥集團重大資產重組順利收官,重組后的上海醫藥已成為集聚上實集團、上藥集團核心醫藥資產和業務的整體上市平臺,形成醫藥工業
(包括研發和制造)和醫藥商業
(包括分銷和零售)兩大業務板塊,而上海醫藥的公司全稱亦由“上海市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重組后首次亮相的年度財務報告顯示,上海醫藥在報告期內銷售收入達到310.72億元,凈利潤13.1億元。2009年度,上海醫藥旗下醫藥工業板塊共實現銷售收入
(未含托管的抗生素業務)73.1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12%;毛利率50.47%,較去年同期提升2.71個百分點。其中生物及生化制藥業務實現銷售收入9.2913億元,同比增長23.79%;化學制藥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8.1211億元,同比增長13.25%;中藥業務實現銷售收入31.1061億元;
醫療器械業務實現銷售收入3.9978億元,同比增長4.35%。全年實現未含稅銷售收入1000萬~5000萬的產品88只;銷售收入5000萬~1億的產品11只;銷售收入1億以上的產品共有18只。
根據既定目標,到2012年,上海醫藥的年銷售收入必須達到500億元。
效益取勝:紅日藥業
2009年,中國創業板元年。紅日藥業正是登陸創業板的首批公司之一,雖然其規模指標分值僅有2.5,卻憑借效益指標分值32.6的突出優勢排在核心競爭力榜的第四位。
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潤率是衡量上市公司效益指標的重要依據。根據紅日藥業2009年年報,報告期間實現營業收入22,508.05萬元,同比增長20.36%;營業利潤9,219.54萬元,同比增長21.39%;實現凈利潤8,096.98萬元,同比增長25.76%;公司期間費用為36.36%,同比略有提升,其中銷售費用率為21.96%;綜合毛利率為78.99%,銷售凈利率為35.97%;綜合毛利率和銷售凈利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且明顯高于行業平均水平,表明該公司的盈利能力不斷增強,并趨于穩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主導產品包括血必凈注射液和鹽酸法舒地爾注射液,二者均為全國獨家產品,2009年兩者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25.8%和13.6%,毛利率分別為82.04%和91.76%,保持在高位,在分領域占據壟斷地位,各自所在細分市場潛力較大,成長迅速。
上海第一財經研究院醫藥行業研究員黃丁毅認為,紅日藥業兩大主導產品在細分領域的壟斷性和不可替代性正是紅日藥業效益高的最重要的砝碼;另外,紅日藥業建立的三級專家網絡和靶向學術營銷體系為其產品擴大市場提供了良好的助力。
快速成長:華蘭生物
盡管規模指標的分值僅有5.3,華蘭生物卻以成長性指標20.4的分值位于醫藥上市公司核心競爭力50強最具成長性公司的前三,這就是疫苗和生物制品行業老大的魅力所在。
順勢而為,擇時而動。2009 年出現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保持血液制品營業收入穩步增長的同時,華蘭生物提前謀劃,第一時間研發生產出甲型H1N1 流感疫苗。憑借著生產規模優勢,華蘭生物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市場占有率穩居國內同行業首位,占國內收儲總量的近40%,在抗擊甲型H1N1 流感疫情的戰斗中承擔起了疫苗
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社會知名度與品牌效應在抗擊甲流疫情的斗爭中彰顯,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較好地完成了各項經營指標。
成長性指標體系的兩個最重要的衡量標準是銷售收入增長率和主營業務利潤增長率。上市5年來,華蘭生物成長的穩定性十分突出。2004-2009年,公司資產總額由6.4億元增至20.1億元;銷售收入由3.2億元增至12.2億元;利潤總額由0.45億元增至7.8億元;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為上市當年的3.8倍和17.3倍。
華蘭生物2009年度財報資料顯示,2009年疫苗業務收入7.14億元,增長874%,呈現爆發式增長。從產品來看,甲流疫苗收入約6.19億元;季節性流感疫苗收入約9500萬元,增長36%;綜合毛利率76%,同比提高16個百分點,主要是疫苗業務
(毛利率84.8%)收入增長快于血制品業務(毛利率63.6%)。
報告期內,華蘭生物實現營業收入1
22,049萬元,較上年增長156.86%;營業利潤76,919萬元,較上年增長
260.
24%;利潤總額78,300萬元,較上年增長
259.8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0,847萬元,較上年增長224.94%。
創新力雙雄:
雙鷺藥業與天士力
出于其類,拔于其萃。
每個行業都有其本質,醫藥行業的本質是不斷開發新的產品和技術,研發能力是一個醫藥企業核心競爭力構成的重要部分。
從上市公司核心競爭力50強來看,盡管雙鷺藥業的規模指標分值僅有2.4,但其創新力指標卻力壓群雄,以100的分值位列50強榜首。
雙鷺藥業2009年報顯示,2007-2009年,該公司的研發支出總額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8.65%
、14.99%和15.08%,其中研發開發支出總額分別為4429萬元
、5367萬元和5880萬元。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