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8/23 0:00:00 來源:
未知
以國家統籌、財政補貼的形式,對廉價藥進行價格保護和政策扶持,讓藥企愿意生產。另外,可借鑒基本藥物目錄,制訂一個廉價藥目錄,并納入醫保,使其銜接。
不少價格低廉,卻擁有上佳口碑的經典藥,這幾年已很難買到,主要是因為利潤太薄,廠家不愿生產。而在一些基本藥物采購中,因為招標價太低,導致像烏雞白鳳丸等低價藥無奈放棄招標,導致這些藥雖被納入基本藥物目錄,也形同虛設。
藥廠不愿生產,醫院說缺貨,這是很多廉價藥的最終命運。比如說,廉價的青霉素對感染性疾病很有效,但現在醫生常常把頭孢作為首選,只是兩者的價格相差了好幾倍;只要幾元錢的洗腸藥蓖麻油長期處于缺貨狀態,患者被迫采取價格超過百元/次而且更痛苦的洗腸方式……
價格低廉不等于效果不好,相反有些廉價藥在臨床急救中卻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為何廉價藥難覓蹤影?這一方面是因為廉價藥經過政府指導價、醫生回扣等若干中間環節,搖身一變成了高價藥。如不久前就曝出出廠價僅15.5元的蘆筍片,到醫院竟賣到了213元;另一方面也有不少藥企迫于成本壓力,干脆放棄了廉價藥的生產。或者因為招標價定得過低,讓藥企感到無利潤可圖,被迫退出基本藥物的招標。
單方面指責藥企缺乏社會責任、唯利是圖,似乎有失公允。藥企要生存,必須有一定的利潤空間,不可能奢望藥企向社會獻愛心,零利潤甚至負利潤地向社會供給廉價藥。因而,要想讓廉價藥繼續存在,必須通過調整定價機制,讓生產廉價經典藥的藥企有錢可賺。同時完善基本藥物的招標采購機制,讓廉價藥能真正走進基本藥物目錄。
對于生產廉價藥的藥企來說,既要讓其有一定的利潤空間,又要防止其通過大幅提高藥價來求生存,不妨采取國家補貼方式,讓那些廉價的經典藥能保持生產。換言之,國家對于那些廉價有效藥要有個統籌計劃,或是納進基本藥物目錄,或是以財政補貼途徑鼓勵藥企定點生產,而不能無視廉價藥的“退市”。上海市曾經推出“推進廉價經典藥重回市場”計劃,由藥監牽頭,包括衛生局、財政局、醫保局等多個部門和機構,以財政劃撥專款方式,聯合扶持廉價藥的生產。既然上海可以做到,國家也應該可以做到。醫改的目標之一就是降下醫療費,保持廉價藥的市場是必不可少的舉措之一。
而在基本藥物招標過程中,有必要統一現時各地混亂不等的標準,不能讓廉價藥被排除在招標之外。據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透露,眼下不少地方的藥品招標根本不問價格,先統一砍掉15%、20%的價格再談,僅此一招就直接導致一些藥企被逼出了最低成本線。那么是不是可以考慮在招標過程中,給廉價藥設立“綠色通道”,在調查市場的基礎上,適當考慮價格因素,讓其優先進入招標范圍,而不是一味對藥企報價壓低。對于那些打著廉價藥名義,中標后卻嫌利潤不高不愿生產的藥企,要建立相應的懲罰機制,嚴重的則直接勒令其退出藥品生產市場。
以國家統籌、財政補貼的形式,對廉價藥進行價格保護和政策扶持,讓藥企愿意生產,這是患者的福音。至于哪些藥可以被定性為廉價藥,可借鑒基本藥物目錄,制訂一個廉價藥目錄,并納入醫保,使廉價藥的生產和臨床能有效銜接。去年10月,江蘇省除了出臺基本藥物目錄外,還同時出臺了一批廉價藥品目錄,初步確定了零售價在15元以下的400余種廉價藥品目錄,這多少是一個啟示。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