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9/1 0:00:00 來源:
未知
二甲苯是最重要的基本有機化工原料之一。最近以來,由于我國經濟在持續增長,國內市場對二甲苯的需求十分旺盛。雖然國內二甲苯的產能和產量都有較大幅度增長,但仍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需從國外大量進口。預計今后一段時間我國二甲苯的市場需求仍將十分旺盛。
國內自給率下降
2008年,我國市場二甲苯的需求量為550萬噸,2009年需求量達到750萬噸,比上年大增了200萬噸,增長率達到38%。2008年,國內二甲苯的產量達到452萬噸,自給率為83%,2009年我國二甲苯的產量增加到594萬噸,比上年增加了142萬噸,增長率達到31.4%。但是由于市場需求增長更快,自給率比上年還下降了4個百分比,僅為79%。
從消費地域看,我國二甲苯的主要消費地區為華東沿海地區,該地區經濟發達,化工企業眾多,對二甲苯需求量大。據有關資料顯示,2009年,我國華東地區共消費二甲苯的量達到323萬噸,占全國總需求量的43%;其次為華南地區(消費量為143萬噸,占19%)和華北地區(消費量142萬噸,占19%)。
由于我國自產的二甲苯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求,近年來每年都從國外大量進口。2008年,我國二甲苯進口量為93萬噸,2009年進口量達到161萬噸,比上年多進口了68萬噸,增長率達到73%。導致2009年進口量大增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2009年上半年國際市場上二甲苯的價格持續走低,要低于國內市場上的價格,使得低價的海外二甲苯大量涌入國內市場;二是2009年我國新建和擴建的一些二甲苯生產裝置相繼開工,可是大部分裝置都是下半年才開始生產,且整體開工率都不高,使產量增加不多。
從二甲苯進口的地域看,我國周邊國家和地區由于距離近,運輸方便,運費便宜,成為二甲苯進口的主要來源地。進口量較大的國家和地區有:韓國、泰國、日本、中國臺灣、新加坡、印度、馬來西亞、美國、荷蘭等。
韓國是我國二甲苯的第一大進口國,2009年,我國從韓國進口了二甲苯77萬噸,占進口總量的47.8%。其他進口量較大的國家依次為:泰國(進口量24萬噸)、日本(進口量21萬噸)、中國臺灣(進口量5.5萬噸)、新加坡(進口量4.8萬噸)、印度(進口量4.6萬噸)、馬來西亞(進口量3.3萬噸)等。
產能集中在中石化和中石油
目前,我國有近40家企業生產二甲苯,總產能達到1030萬噸,其中大部分企業都屬于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這兩大集團。
據統計,全國年產能在10萬噸以上的企業有26家,年產能在30萬噸以上的企業有12家,年產能在50萬噸以上的企業有9家,主要生產企業為:中海石油煉化(年產能90萬噸)、大連福佳大化(年產能85萬噸)、揚子石化(年產能75萬噸)、福建聯合石化(年產能74萬噸)、天津石化(年產能71萬噸)、上海石化(年產能69萬噸)、鎮海煉化(年產能68萬噸)、青島麗東公司(年產能60萬噸)、大連石化(年產能58萬噸)。
2009年我國二甲苯實際產量達到10萬噸以上的企業有18家,實際產量達到20萬噸以上的企業有11家,實際產量達到30萬噸以上的企業有8家。實際產量較大的企業為:鎮海煉化(60萬噸)、揚子石化(59萬噸)、中海石油煉化(51萬噸)、青島麗東公司(38萬噸)、大連福佳大化(34萬噸)、上海石化(31萬噸)。
隨原油價穩步上升
2008年底,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國際原油價格大幅走低,使得二甲苯等石化產品的價格也隨著下滑。2009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震蕩攀升,二甲苯等石化產品的價格也不斷上升。
2009年初,我國市場上二甲苯的價格為每噸4800元人民幣,全年價格一直呈現震蕩向上的走勢,到2009年底,價格升至每噸7200元。2010年以來,國際市場上原油價格波動幅度不如2009年那樣大,二甲苯價格也趨于平穩,目前價格為每噸6600元左右。預計今后國際市場上原油價格大幅波動的可能性不大,二甲苯的價格也會呈現穩步上升的態勢。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