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9/21 0:00:00 來源:
未知
日前,由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組織的一個包括商務部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的官員以及30多家醫藥企業代表的龐大訪問團,踏上了非洲這片熱土。訪問團在宣傳我國良好的醫療和制藥水平,樹立我國醫藥企業和產品的良好形象的同時,還將幫助我國企業開拓非洲市場,促進中非醫藥貿易又好又快發展。
中非貿易快速發展
2001~2008年期間,非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迅速的地區之一,年均增長率高達5.6%。盡管2009年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增長率陡降至2.5%,但仍高于同期大多數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據非洲發展銀行預測,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非洲2010年的實際GDP增長可達4.5%,2011年將達到5.2%。
中非貿易也在快速增長。2008年,中國同非洲的貿易額達到1068億美元,創歷史新高。2009年在全球經濟危機的沖擊下,中非貿易額仍高達910.7億美元。據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中非貿易總額雙邊貿易額同比大大增加,全年中非貿易額有望再次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在2009年大連舉行的達沃斯新領軍者年會上,尼日利亞央行副行長Alade表示,“中國在非洲整體影響力在上升”,他認為非洲同中國的關系是互利的,歡迎中國到非洲投資。
自今年7月1日起,按照中國與埃塞俄比亞、利比里亞、剛果(金)、莫桑比克等26個非洲最不發達國家簽署的相關換文,上述國家60%的產品開始享受對華出口免稅待遇。零關稅待遇有利于降低企業進口成本,拓寬我國進口渠道,豐富我國市場,同時也為中非貿易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巨大商機待發掘
據相關資料統計顯示,非洲人口數量約9億,占世界人口的12%左右,但每年的藥品消費為100多億美元,僅為全球的百分之一。另外,全球70%的艾滋病患者在非洲,非洲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攜帶者數量超過2600萬;46個國家中有42種瘧疾流行,全球瘧疾病例中90%位于非洲;每年新發240萬個結核病例,因結核病死亡的人數達54萬之多。
在多數非洲國家,人均醫療支出水平較低,非洲的醫藥業呈城市和鄉村二元化發展態勢,現代醫療手段與傳統草藥醫術并存,以現代醫學為主導。許多國家實行公費醫療制度,但醫藥工業基礎較薄弱,醫療衛生設施不健全,除了南非和埃及等少數國家的醫藥工業基礎較好外,其他非洲國家生產的藥品主要是一些常用的抗生素和解熱鎮痛等普通藥物,劑型較為單一。當地工業缺乏配套條件,制造藥品的原料和包裝材料等均依賴進口。但是,目前不少非洲國家已經在加大醫療衛生領域的投資,藥品支出日益增加。因此,對我國醫藥企業而言,非洲市場蘊藏巨大商機。
目前非洲市場大多數藥品依賴進口,藥品進入非洲通常有三種渠道:
一是國際組織采購。由聯合國基金、國際紅十字會、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國際組織通過一些基金免費向非洲困難地區提供藥品,免費藥品主要是針對艾滋病、瘧疾、結核病、禽流感四類疾病。目前,國際組織采購參照的是世界衛生組織每年發布的各類疾病推薦用藥以及推薦供應商采購目錄。
二是國際組織將一部分全球資金和募集款分給非洲各國家,非洲國家公立醫院實行政府采購。
三是私營市場,包括藥店、藥房、私立醫院、診所。外國藥品要進入非洲的私營市場,需獲得各國政府部門的審批,各個國家情況各異。
中非醫藥貿易有基礎
在醫藥貿易方面,2001年中非醫藥貿易額僅為1.99億美元,而2009年已經達到11.40億美元,其中有11.00億美元是我國對非洲醫藥產品的出口。
我國對非洲出口的各種產品比較穩定,以2009年為例,中藥類占比3.26%,西藥類占62.9%,醫療器械類占33.91%。其中,我國對非洲出口以原料藥為主,制劑出口日益加大,抗生素和抗感染類藥物占主導,生化藥增長較為迅速,肝素類2009年同比增加了668.98%。另外,我國醫療器械對非洲出口額有較大增長,2009年已達3.73億美元,一次性耗材、醫用輔料和醫院診斷與治療用品占主導,連續10年占器械類出口的85%左右。
據商務部統計,目前大約有100萬華人在非洲開拓市場,隨著中非全面合作實務推進,這個數字仍在增長。
隨著非洲國家經濟增長和人口數量不斷增加,人均醫藥消費也將逐漸增加。我國企業可以利用累積多年的經驗和成熟的生產技術,到非洲國家投資辦廠,生產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或與非洲國家的醫藥企業聯合開發新產品,比如生產保健品等。
如何發掘非洲市場
目前,非洲市場的絕大部分藥品來自美、英、德、法、意等西方國家,日本和印度的藥品在早些年也相繼進入了非洲市場。我國醫藥產品還沒有進入非洲主流市場,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非洲歷史上長期遭受殖民統治的影響,以致形成了不同的醫療體系,藥品市場長期被西方發達國家壟斷;另一方面,中國醫藥出口企業自身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有的企業對銷往非洲的產品檔次要求不高,在質量產品包裝和說明書等方面控制不嚴,有的企業對產品的劑型、顏色等未做深入調研,致使產品不符合非洲民眾的使用習慣,不能得到認可等。為此,我國企業現在需要做的是積極樹立中國醫藥產品的良好形象,努力開發非洲市場需要的產品,并找到進入主流消費群體的渠道。
在非洲市場,要想獲得非洲國家政府的大額訂單,必須設法先進入聯合國的推薦用藥目錄,并取得推薦供應商資格。此外,在非洲國家搭建藥品銷售網絡也是進入市場的捷徑之一。目前,我國開拓非洲市場的先行者之一天津天士力集團已經搭建了部分銷售網絡,國內的醫藥企業可以通過這個銷售渠道進一步打開非洲市場。
這里需要提醒的是,企業在發掘非洲市場時,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要詳細了解當地的政策法規,對投資環境要充分把握;二是要在當地選擇合適的合作伙伴,這會對未來投資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三是所投資的項目一定要滿足當地市場需求,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同時,還要加強對非洲文化的理解和認知,以免產生文化差異導致不必要的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