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9/29 0:00:00 來源:
未知
上周五微創醫療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微創醫療董事長常兆華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此前同樣從事治療血管疾病及病變的微創介入產品的樂普醫療,于去年10月30日以首批創業板的身份成功上市,這給了微創醫療極大的壓力。
與常兆華同樣興奮的還有上海市創業投資行業協會副會長李廣新。早在2001年,時任張江創投副總裁的他最早投資了當時尚處于初創期的微創醫療,雖然之后因為當時國內的退出困境,張江創投不得不在2004年以極少收益的轉讓方式退出,但這并未影響李廣新長期對于醫療器械行業的關注。
不過,興奮之余,李廣新心里卻有一個很清楚的賬。通過對2008年之后,在深圳中小板、創業板、香港主板、美國紐交所和納斯達克的國內醫療器械上市公司的財務、產品和投資的數據分析后,李廣新告訴記者,目前利潤高、產品好的國內醫療器械與服務公司多數選擇在境外上市,有核心競爭力、高成長的創新型企業其實并不怎么買創業板的賬。
懸殊的對比
截至目前,創業板上會審核過的醫療器械行業的企業共有6家,分別為樂普醫療、陽普醫療、愛爾眼科、冠昊生物、博暉創新以及金仕達衛寧(后三家未過會),它們上會時披露的信息顯示,營業額、利潤等財務指標均在2000萬元以上,超過創業板最初規定的上市企業2年盈利1000萬元的要求。
然而,凈利潤低卻是目前在國內上市的醫療器械公司的通病。根據上市公司去年年報披露的數據,除樂普醫療外,陽普醫療去年凈利潤率為19%,愛爾眼科為15%。而在中小板上市的魚躍醫療、九安醫療以及科華恒盛也只分別達到19%、12%和15%。整體凈利潤率均小于20%,但市盈率平均在56倍左右。
與此相對應的是,同期在香港、美國市場上市的創生控股、康輝醫療、泰和誠醫療集團的凈利潤率卻均大于40%,市盈率卻小于25倍,即便是相對偏弱的德海爾醫療凈利潤率也超過了20%。
在主導產品方面,李廣新告訴記者,不論是創生控股的微創骨端接骨板系統,還是康輝醫療覆蓋的創傷、脊柱、頜面、臚腦幾個細分領域均為關鍵的重大疾病治療產品和治療業務。相反,在他看來,陽普醫療生產的真空采血管、魚躍醫療的制氧機、九安醫療的電子血壓計,還有科華恒盛從事的不間斷電源(UPS)系列產品以及配套產品的設計,均為醫療輔助耗材,長期成長能力有限。
此外,李廣新提供給記者一組數據,截至2010年5月,中國醫療器械上市公司的市值是140億美元;美國的醫療器械上市公司的市值是2960億美元。中美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市值相差21倍。
創業板誕生的初衷是為了能夠催生一批“兩高”即成長性高、科技含量高的企業,但就目前看來,光以醫療器械行業作為一個研究范本來看,理想與現實就存在一定的差距。
“創業板留不住那些利潤高、產品好的國內醫療器械公司,而目前真正在國內上市的企業產品核心競爭力又不強,規模偏小,無法與境外上市同行競爭。”李廣新強調,“國內上市的創業板企業應著眼于如何利用國內資本市場的平臺,整合國外的產品研發以及管理資源以此來縮短差距,而不是一味地亂用超募資金,躺在市盈率高的溫床上。”
無法留守的VC
其實創業板守不住的不僅是優秀企業。促進自主創新企業及其他成長型創業企業的發展曾是創業板設立時一個重要的初衷,而推動創投機構的投資向早期延伸,以此來發揮其挖掘和孵化新興產業和企業的作用也成為了創業板的一個美好期望。
然而,事與愿違,VC正在PE化成了老生常談。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綜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員王一萱的研究,截至今年6月18日,以發行價計算,創投和股權投資機構投資創業板企業的投資增值率平均為12倍。但目前VC/PE對創業板公司的投資時間較短,平均為2.25年。顯然,從投資時間上來講,過于短促。
對此,李廣新頗有些無奈。他向記者指出,目前國內一般基金的存續期為7~8年,如果基金過早投入,再堅持到企業上市,通常要7年以上。上市后,創業板又要求董事單位有3年的禁售期。這樣投資基金持有的股權,極有可能超過10年。
“10年早已超過了一個基金的存續期,一旦一只基金無法在存續期內順利退出其擁有的股權,這對其運營績效和隨后的資金募集都會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李廣新強調,“為了能在有限的時間周期內退出,迫使不少基金不得不把眼光往后端移,加速了‘臨門一腳’的PRE-IPO項目的增多。”
于是,目前有不少投資機構抱著“與其拉長戰線去投VC項目,還不如短期投PE項目來得更快更實惠”的心態。當現下有一批投資人都在炫耀,不到3年的投資時間,賬面能盈利幾十倍時,其背后可能意味著創業板的成長還有很多路要走。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