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9/30 0:00:00 來源:
未知
維C價格下跌過半后,“國內維C業四巨頭抱團取暖、共同約定停產保價”的傳聞
開始見諸報端。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向維C“四巨頭”的部分企業確認時,石藥
集團維生藥業(石家莊)有限公司、華北制藥集團維爾康制藥有限公司以及江蘇
江山制藥有限公司相關人士均否決了這個傳聞,稱并未召開過協調會。據記者了
解,目前只有華北制藥和東北制藥停止了維C生產。
分析人士認為,“四巨頭”繼續各自為戰,維C未來的價格趨勢不容樂觀。
“四巨頭”仍各自為戰
在經過2009年全年的景氣之后,維C生產企業出口行情在今年驟然變寒。
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資料顯示,2009年我國維C的出口數量為8萬多噸,出
口均價為10.20美元/公斤(約合人民幣68元/公斤)。不過,今年維C價格逐月下
降,6月份還是每公斤8美元,7月份情勢急轉直下,主要出口企業出口報價已經跌
破5美元/公斤。
國內的維C銷售價格也不容樂觀,今年1月份維C的價格為每公斤75元,到9月7
日已經跌到每公斤37元。
不久前,有媒體報道稱,近日包括東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華北制藥股
份有限公司在內的國內主要維C生產廠家召開協調會,停止對外長單報價,并從9
月20日開始停產保價。
全球80%的維C產品都產自中國,目前我國維C“四巨頭”分別為石藥集團維生
藥業(石家莊)有限公司、華北制藥集團維爾康制藥有限公司、東北制藥總廠以
及江蘇江山制藥有限公司。這“四巨頭”維C的產能分別為2.7萬噸、2.5萬噸、
2.2萬噸、2.2萬噸。
對于停產的消息,東北制藥公司于日前發布公告宣布停產檢修。《每日經濟
新聞》記者從華北制藥下屬的維C生產企業河北為爾康制藥有限公司了解到,他們
目前也已經停產。
其他兩大維C企業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他們公司并未停產。不過,每年公司都
有停產檢修的計劃,這是慣例,今年同樣也有停產計劃,但具體日期并未確定。
對于維C“四巨頭”共同限產報價,業內給予厚望,認為是扭轉維C價格一大
利器。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表示,國內幾家主要的維C企業如果真的開
始限產保價,那么維C的價格一定會回升,這種效果至少可以維持到年底。
然而,同盟難成,維C的價格后市顯然不容樂觀。
在半年報中,華北制藥表示,從市場競爭態勢看,維C產能過剩,供需矛盾突
出,惡意競爭嚴重,導致量、價齊降,還看不到止跌企穩的跡象;產品降價、原
輔料漲價,以及相關費用的投入將削弱公司的盈利能力。為彌補維C價格下滑帶來
的損失,今年4月份,東北制藥募集資金對維C主導產品深加工項目進行質量升級
,公司的證券事務代表也表示,東北制藥主要通過制劑業務的發展、新品種的開
發以及管理的改進來降低維C利潤率下降的負面效應。
產能過剩是主因
郭凡禮表示,維C產能過剩是價格下滑的主要原因。
去年年末,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發布了對維C行業進行的調研報告。調研發現
已建、在建和擬建維C生產能力合計超過8萬噸,預計2010年底維C產能將接近18萬
噸,2012年將超過20萬噸。
目前全球維C消費量10萬噸左右,我國約為2萬噸。發改委還預計,若任其發
展下去,我國維C產能將超出全球需求近1倍。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維C分會會長喬海利表示,價格下降肯定會對企業
的利潤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不過,每個企業情況不同造成的影響也不同。
石藥集團維生藥業(石家莊)有限公司和江蘇江山制藥有限公司的相關人士
表示可能會對企業的利潤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對于具體影響的數額不愿給予正
面答復。
郭凡禮分析認為,維C價格下跌對華北制藥的影響將最大。公告顯示,華北制
藥,由于公司一半以上的凈利潤來自于維生素的貢獻,因此維C價格下滑對其影響
最大。
郭凡禮解釋說,監管的缺失是維C行業產能過剩的主要原因。一些地方政府違
規審批維C項目,一些企業看到維C的巨大利潤后紛紛進入,尤其是2009年以來,
國內維C生產企業看到維C行業的高景氣度及高利潤紛紛投產擴產,這樣的結果導
致維C行業遠遠超出了實際需求,而產能過剩最終導致價格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