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連鎖藥店創辦于342年前。位于北京市中心的一家分店內,3位身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員正遵從悠久傳統將各種草藥和根莖分類剁碎后,方便客人帶回家煎藥。
張宏俏皮的說這種黑色液體會“喝著很苦,”,他是北京同仁堂健康藥業的總工程師。在首都北京的高科技實驗室,張和他的研究團隊正趕制更多像西藥那樣的片劑、軟膠囊或者粉末制劑,還要分析中藥的詳細成分以及為什么古老藥材奏效的科學解釋。
“我們希望中藥被更多西方客人認可,”張說。
北京也有同樣的愿望。今年8月,中國衛生部實施了一項政府贊助的校企聯合活動,在全球市場推廣中醫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說,隨著使用中藥國家的數量增長,中藥出口額現在每年達到1.5億美元。
但在中國能完全開發利用這塊中國文化的基石之前,挑戰依舊存在。即使在中國,中藥產量的規模也遠遠落后于西藥生產。許多出口的中藥都是基本的中草藥和提取物,而不是最后的成藥。
中國政府正在有些國家的市場推開一扇大門。中藥在加納就相當流行,據加納新聞社報道,中國官方已在加納開始進行中醫藥臨床試驗,并開墾一大片基地種植草藥。
美國的情況則不盡相同。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的法規要求新藥進入市場前,必須通過三個非常昂貴的臨床試驗階段。上個月,一種治療心絞痛和冠心病的中藥制劑復方丹參滴丸,成為首個通過第二階段測試的中藥,但仍需到2013年才能獲準進入美國市場。
“中國人民已經進行臨床試驗超過3000年了,”同仁堂的張宏說。
中醫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醫學體系,它視人體為一個內部系統和能量相聯系的網絡,著眼于治本而不是治標。要將這一理念用科學方式表達出來是個挑戰。
“我在美國講學時,沒人能明白陰陽平衡,”張宏說,他曾在美國和歐洲學習。他希望,“假如我們能采用西方的醫學經驗和方法來解釋中藥如何治病,會有更多西方人接受中藥,然后也會有更多中國的年輕人接受中藥,”
楊薇蕊(音)在北京一家信息科技公司上班,她仍能回想起孩提時代媽媽給她灌下為她準備的苦澀中藥的味道。
“中國年輕人比父輩吃中藥少許多,”27歲的楊說。但這禮拜她到一家中藥店為父母也為她自己買了中藥。
“中藥現在更像西藥了,”楊說。“我們中國人常選中西醫結合的藥品。”
由零點市場調查與分析公司(HorizonResearchGroup)開展的為期三年的中國傳統醫藥調查顯示,10萬受訪對象中幾乎90%曾吃過中藥。調查顯示,近50%受訪者說他們更可能選擇中藥,因為花費更少。
“傳統中藥在中國拓展國際關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我們不能夸大了針灸的實踐效果。”北京國際針灸培訓中心副主任王洪才說。
醫學有眾多學科分支,對于中藥療效也有多種贊成和反對意見。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6月號一項研究表明,針灸已經被證明治療后背慢性疼痛有效。但加拿大醫學協會期刊(TheCanadianMedicalAssociationJournal)9月份一項研究總結認為針灸并未能加速中風后康復的速度。
王洪才還記得小時候,目瞪口呆地坐著看他父親用針灸治療病人。“文化大革命期間,病人很窮,但他們會給我父親帶個雞蛋或者一些大棗,表達他們的尊敬,”他說。王洪才自己的女兒卻到美國學習經濟。
“年輕中國人更喜歡美國和美國文化,”王嘆了口氣說。
來自西雅圖的瑪蒂娜譚(MartinaTam)正在這個中心學習針灸,為期6個月。上個月她第一天去診所上班,瑪蒂娜和其他學生被允許拔針,第二天再扎針。
“美國人非常想試試針灸,許多醫學院校已經著手研究,”瑪蒂娜說,她有一半中國血統。
她說希望明年能將自己學到的新知識帶回美國醫學院校,最終能在社區中心提供免費針灸服務,她說美國針灸一個療程收費就高達70美元,許多人因此無法接受針灸治療。
教育部數據顯示2009年來華留學生的最高紀錄為24萬人,中國希望到2020年將留學生人數增加一倍,達到50萬人。其中13.5%的外國留學生在學習中醫,60%學習中文。
其他國家仍關注中藥使用動物部分軀體的問題,特別是那些瀕危物種。國內更多人擔心的是假藥問題,甚至虛假的中醫大師:今年夏天就有兩位著名健康專家造假被曝光。同仁堂健康藥業總經理俞俊看到的是光明的一面。
“客人不能盲目選擇;自己判斷對他們有好處,”俞經理說,他的國有公司很快將在北京破土興建一個大型中藥研究和生產基地。“我們的產品是安全的、天然的,沒有副作用,”他說。“看看我,我就是證據,每天都要嘗試很多種我們的產品。”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