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10/29 0:00:00 來源:
未知
10月到11月,是國內中藥材大量出新的季節,往年此時中藥材采購價都會跌個兩成左右,但今年卻逆市上漲。
記者昨日從佛山最大藥企盈天醫藥公司(擁有馮了性、德眾等中藥名牌)獲悉,在本輪由游資推動的中藥材原材料漲價潮中,即使依托統一的采購平臺、較大的采購量,公司卻已無議價能力。
中藥材漲價兇猛,并由此波及供應鏈中下游的藥企、藥店、醫院等環節。記者了解到,佛山各大醫院目前使用的中成藥屬于政府定價范疇,而且是通過廣東省醫藥陽光采購平臺入貨,最高零售價有限定,不能隨意提價。
夾縫中生存的藥企無奈選擇“曲線救國”。不少藥廠對外宣傳要改進藥品,將舊包裝藥品停售。但等到換完新包裝后,市民卻發現藥品價格已悄悄上漲了。
原料大漲,藥企急了
中藥材屬農產品,欠收季節漲價,豐收季跌價。據盈天醫藥采購部相關負責人徐先生介紹,今年中藥材價格不但逆市上漲,而且新貨的價格比干貨還貴。
“賣家說了算,買多少都沒優惠,市場已從買方轉向賣方。”徐先生解釋近期中藥材的異常漲價,主要是由于中藥材是農副產品,價格低,只需少量資金就能操盤“市場上的游資進入中藥材市場后,從一些常見的廉價中藥材入手,如較早前遭爆炒的三七。游資資金雄厚,囤貨時間久,弄得(市場)供不應求,倒逼我們接受高采購價。”
佛山醫藥行業資深人士鄭先生介紹,佛山是嶺南中成藥的發祥地,目前有馮了性、德眾、一方等國內知名的中成藥制造企業,在本輪中藥材的漲價潮中,各家藥廠的采購成本均大幅提升,而且市場上出現了采購價維持高價,但好藥材卻不多的尷尬情況。“我國的中藥材70%都用在了中成藥的生產上,假藥可能會因為藥材的漲價而充斥市場。”鄭先生有些擔憂。
德眾公司綜合部羅吉則介紹,為保證公司出產的藥品質量維持一貫的高水準,該公司的采購人員近三個月都在安徽、河南等中藥材產新大省考察,希望能在這一波采購中進到一些質量較佳的中藥材。
成本提升,曲線漲價
記者從馮了性、德眾、一方等多家中藥制造企業了解到,佛山藥企今年以來采購成本至少提升了三成以上,成本壓力明顯。
在今年5月的第一波漲價潮后,不少藥企欲通過漲價緩解成本壓力。“我們的中成藥仍然不漲價,增加的采購成本通過內部管理消化。”德眾公司綜合部羅吉說。
據市內某大醫院藥劑師介紹,佛山各大醫院目前使用的中成藥屬于政府定價范疇,而且是通過廣東省醫藥陽光采購平臺入貨,最高零售價有限定,不能隨意提價,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市民用藥的成本穩定。“但近期醫院在進貨上遇到一些問題,原來想一個月進200件藥,藥廠馬上發貨,現在藥廠要磨一下,然后告訴說庫存不夠了,只能發100件藥過來。”
中藥材漲價后,不能直接轉嫁到下游,藥企可謂夾縫求生。記者從市內多家藥店了解到,由于中藥材原材料上漲,考慮到提價會引發市民的不滿,不少藥廠對外宣傳要改進藥品,將舊包裝的藥品停售,但等到換完新包裝后,市民卻發現藥品價格已悄悄上漲了。“目前我們這里準備換新藥的中成藥就超過20多種,其中有馮了性的安宮牛黃丸。”據開心大藥房銷售人員介紹,仔細的市民會發現,馮了性的安宮牛黃丸從最初上市的十多塊,已升到前段時間的20多塊,最近還沒貨了,聽說是成分調整再出新藥。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