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11/3 0:00:00 來源:
生意社11月3日訊 11月2日,全國縣醫院改革發展現場會在陜西省延安市子長縣召開。
子長,這個昔日以謝子長將軍、瓦窯堡會議而著稱的紅色根據地,這一次是以“成功醫改”的嶄新面貌吸引了人們的注意。
而“子長醫改”的實質就是:政府主導,強化投入,力推醫院回歸公益。
醫院何以能“平價”:政府有力保障
“2007年住院花了7000多塊,2009年花了5000多塊,今年剛住過,加了新藥也只花了4000多塊錢。”張志杰大爺的一個小本本上,記著多年來縣醫院看病費用的變化。因為他老伴患腦梗塞、糖尿病等
疾病,自2004年開始幾乎每年都要住一次院。
看病費用下降的不止張大爺一家人。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子長縣醫院平均門診人次費用246元,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已降為87元;住院人次費用則由3018元降為1724元。
子長縣醫院看病為何能降?這源于2008年6月1日啟動的一場由政府主導的公立醫院改革:確保醫院公益性質,創建“平價醫院”。
子長縣縣委書記薛海濤告訴記者,通過調研發現,群眾看病貴主要是藥價虛高、檢查費用高等方面,而醫院“以藥養醫”體制和政府投入缺位是其主要根源。“基于此,我們著力強化政府責任,加大財政投入,減輕醫院經營負擔。”
政府投入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是全縣公立醫院由差額單位改為全額預算單位,把過去財政對縣醫院只核發70%的工資改為100%核發;醫務人員津貼補助和
人才培養費用納入財政預算;公立醫院的歷史債務由縣財政統一打包,逐年清還;醫院基本建設和大型設備更新由縣財政負擔;取消15%的
藥品加成,實行零差率銷售,因此減收由財政補貼,同時CT、彩超等大型檢查費用也下調15%。
子長縣縣長蘭孟偃說,自縣里啟動醫改以來,不含設備購置、基建支出和津補貼,年均用于推進公立醫院改革的財政經常性投入達766萬元。
“這些措施卸下了醫院沉重的包袱,作為院長也沒有經營的壓力,可以全力管理業務。”子長縣醫院院長吳建軍說。
針對藥價虛高這一“頑疾”,子長縣委、縣政府也采取措施予以整治:實行藥品集中
采購、統一配送制度,減少流通環節,以大額團購換取藥品低價格,實現全縣城鄉公立醫療機構所有藥品同質同價,藥品總體價格較省掛網價降低了23.3%,全縣公立醫院藥品價格下降了40%左右。僅此一項,每年就可減輕群眾負擔800萬元。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