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11/16 0:00:00 來源:
未知
長春,中國生物和醫藥產業發源地之一,國家生物產業基地。這座擁有70多年疫苗研究生產歷史的城市,在新型工業化道路上,在生物醫藥產業這一被全國乃至全球高度關注的領域上再領先機。
長春生物醫藥產業已經度過了形成產業集群的初級階段,將向著更高目標邁進:五年內,把長春建成東北地區生物和醫藥研發的源頭和中心;把長春建設成為產業集成度高,核心競爭力強,具有較高開放度和鮮明特色、與國際接軌的重要生物和醫藥產業化基地。十年內,打造一批能打開國際市場的品牌產品,生物技術產品出口達到一定規模,形成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研發能力,成為國家重要的生物產業基地和生物技術產品出口基地。
目前,我市已形成以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為龍頭,以長生科技、金賽藥業、吉林修正藥業、長春博泰醫藥和東北師大基因工程公司等企業為骨干的生物和醫藥企業群。
“十一五”期間,長春生物與醫藥產業規模和產值迅速增長,對工業經濟的貢獻率逐年提升。目前,全市生物醫藥產業共有各類企業259家,2010年產值預計超過200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將達到3.5%,在全國同行業處于中游地位。
形成產業集群
長春生物醫藥產業主要集中在高新區、經開區兩大國家級開發區。高新區有醫藥及相關企業101戶,建有生物醫藥園、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園,年產值超過40億元,占全市比重為26%;經開區醫藥園有醫藥企業39戶,其產值可達30億元,占全市比重為19.2%。這么密集的醫藥產業集群在全國也不多見。
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一個以科技創新為依托,以生物和醫藥為特色,以生物醫藥制造為支撐,生物農業、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疫苗、基因藥物、生化類藥物等門類協調、融合發展的新興產業格局。
——生物醫藥產業群。全市擁有亞洲最大的疫苗和基因藥物研發生產基地。在國家藥監局批準的11家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產企業中,我市有2家,其中,長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1200萬人份,長春生物制品所生產800萬人份。
——生物制造產業群。以大成集團為代表的生物制造產業,主要是使用生物發酵技術進行農副產品深加工,其主要產品是賴氨酸、谷氨酸、淀粉、化工醇、乙醇等,年加工能力超過300萬噸。目前,投資100億元的100萬噸玉米化工醇項目正在建設中,投產后產值預計可達260億元。
——生物農業產業群。長春有生物農業企業18家,開發生物農業項目近百個。其中,省農科院的“雜交大豆”、東北師大的“小冰麥”等項目均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生物能源產業群。主要集中在雙陽、農安等地,以秸稈發電、農村沼氣工程等項目為主。
科技創新領先
長春在生物醫藥產業領域的研發優勢與生俱來,無可比擬。早在1934年,長春就開始進行疫苗的研究和生產,至今已有70多年歷史。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將當時東北地區的主要生物醫藥研究機構和企業合并,組建了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成為中國最早的生物制品研究生產機構之一。
近五年來,長春將生物醫藥產業上升到戰略高度來謀劃,承辦了第三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有力地證明了長春在中國生物醫藥領域的重要地位。
在生物醫藥領域科技創新方面,長春在全國一路領先。2008年6月,經國家發改委批準的“艾滋病疫苗國家工程實驗室”落戶吉林大學。2009年,由吉林大學艾滋病疫苗國家工程實驗室和長春百克藥業公司、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和廣西疾控中心聯合完成的我國首次艾滋病疫苗Ⅱ期臨床研究在廣西啟動。
亞泰生物與軍科院11所聯合研制的抗癌藥物生物導彈進入Ⅱ期臨床;長春華洋高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化學一類新藥琥珀八氫氨吖啶進入Ⅱ期臨床;長春天誠藥業公司研制的抗癌藥物夫馬吉欣進入Ⅲ期臨床。
五年突破
1000億元
在長春市工信局正在編制的長春生物醫藥產業未來十年發展規劃中提到:到2015年,生物和醫藥產業實現產值1000億元,其中生物產業實現產值700億元,醫藥產業實現產值300億元。
打造產值超100億元的企業集團2戶,即大成集團和皓月集團,做強全國名牌“修正”和“吳太”,做大全省名牌“長生”“金賽”“銀諾克”“海外”。
五年破1000億元,長春市工信局給生物醫藥產業定的目標如何完成?市工信局局長呂凝對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思路了然于胸:充分發揮吉林省在生物技術和醫藥產業領域的人才、技術、研發及產業優勢,重點圍繞肝炎、流感、艾滋病等重大傳染病,以及癌癥、心血管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以生物制藥和中藥現代化為主要發展方向,以生物藥、現代中藥、創新藥物和現代醫療器械為重點領域。促進傳統疫苗工藝水平提升和產品升級換代,加快發展新型防治疫苗和診斷試劑;加大新型基因工程藥物開發和應用力度;發展新型生物制劑、單克隆抗體類藥物、小分子化合物藥物;加快推進現代中藥產業化進程,鼓勵采用生物技術開發中藥新產品;提高原創藥物、仿制藥物的自主創新能力,支持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加快發展光電醫療器械,重點突破一批關鍵技術或部件;大力發展先進制藥技術,加強對傳統藥物的劑型改造和二次提升;加強公共技術平臺和創新能力建設。
五年內產值突破千億元,成為東北區域生物醫藥產業研發中心,國家重要的產業化基地,進而要在十年內形成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研發能力,成為國家重要的生物產業基地和生物技術產品出口基地。這條清晰的發展目標線路圖的背后,是長春市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大做強生物醫藥產業,搶占未來生物產業制高點的高瞻遠矚和英明決策,它的實現也必將為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史增添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