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12/6 0:00:00 來源:
生意社12月6日訊 “十二五”攻堅調結構、促轉型,從這個意義上說,擴內需即屬于結構轉型的重點。如何讓老百姓消費時不再心有余悸?醫療改革和教育改革承擔著頗重的任務。上周末,兩份關于醫改和教改的文件公布,讓人看到了這兩大領域推進改革的決心。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分析研究2011年經濟工作時也強調,要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基本完成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3年重點工作任務。
醫改:公益VS逐利:公立醫院引資改制迎考
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機構并不都是唯利是圖的。哈爾濱醫科大學衛生管理學院教授杜樂勛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如此說。
2000年3月5日,江蘇宿遷沭陽縣沂濤鎮衛生院以106萬元的價格被拍賣,掀開了宿遷市公立醫院改制的序幕。此后不久,一場公立醫院股份制改造在山東菏澤推開,但結果是,2005年,菏澤5家被賣掉的醫院重新全部收歸國有。
近日,由國家發改委、衛生部、財政部、商務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制訂的《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意見》(下稱《社會辦醫》)發布。
就中國的醫改而言,放寬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準入范圍,對于增加全社會醫療衛生資源,緩解看病難的問題,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元化的醫療服務需求確有促進作用。
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社會資本運作,能否保證其公益性?這一數年來為外界所熱議的話題再度引發關注。
《社會辦醫》明確表示,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公立醫院改制。引導社會資本以多種方式參與包括國有
企業所辦
醫院在內的公立醫院改制,積極穩妥地把部分公立醫院轉制為非公立醫療機構,適度降低公立醫院的比重。
談到對公立醫院股份制改革的展望,杜樂勛提出,這將在醫院性質、職能、隸屬關系和國家對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各項優惠政策“四不變”的基礎上進行,即使市場化也是在政府主導下進行,否則將會導致市場化失靈。
在杜樂勛看來,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機構并不都是唯利是圖的。例如,大陸首家臺資醫院——廈門長庚醫院,開業近三年來與當地的公立醫院相比,已建立了競爭優勢。在這家民營醫院,醫生的收入與開藥無關,而是以工作量計算,保證病人少花錢,看好病。
《社會辦醫》則明確,將符合條件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范圍。
社會資本辦醫,還面臨著看得見卻進入難的“玻璃門”問題。
針對目前民營醫院的現狀,《社會辦醫》的一系列部署有助于解決民營醫院從進入難到限制多的問題。
按照《社會辦醫》,社會資本可按照經營目的,自主申辦營利性或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調整和新增醫療衛生資源優先考慮社會資本。各地在制定和調整本地區區域衛生規劃、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和其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規劃時,要給非公立醫療機構留有合理空間。需要調整和新增醫療衛生資源時,在符合準入標準的條件下,優先考慮由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
營利性醫療機構按國家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提供的醫療服務實行自主定價,免征營業稅。《社會辦醫》明確的這點也有助于社會資本辦醫把緩解看病難問題放在第一位。(馬曉華
教改:試點啟動 期待收益最大化
收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
這是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就教育改革給出的期待。
根據教育部5日發布的消息,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了《關于開展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的通知》(下稱《通知》),一批改革目標明確、政策措施具體的教育改革項目完成備案程序,標志著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全面啟動。
上述負責人指出,我國教育改革已進入“深水區”,面臨著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改革的難度大、壓力大,矛盾也比較多,許多問題沒有現成答案,需要在實踐中探索。
《通知》從專項改革、重點領域綜合改革和省級政府教育統籌綜合改革三個層面,確定了改革試點的十大任務:
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加快學前教育發展;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多種途徑解決擇校問題;推進素質教育,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改革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改革
人才培養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設現代大學制度;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改革高等學校辦學模式;改善民辦教育發展環境,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健全教師管理制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完善教育投入機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
“一些改革已經在探索。”4日,在京參加“地方教育制度創新獎”的浙江省紹興市教育局局長陳國陽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重大政策先行先試,取得成功經驗后,再由點及面推廣,這正是推動教改時所需要的步點和節奏。
上述負責人強調,為了盡可能地少走彎路,避免折騰,使改革的收益最大化,改革的風險最小化,必須積極穩妥地推進教育改革,做到統籌謀劃,系統設計,循序漸進。
以加快學前教育為例,針對“入園難、入園貴”的難題,紹興市首先建立了“城鄉均衡化發展的目標”,建立城鄉兩種模式的建園機制,城市是以實施小區配套建設移交的模式,即在新小區開發或舊小區改造時,規劃時就需要配置幼兒園,并作為該土地出讓的條件,開發商按照浙江省教育廳提供的幼兒園
標準設計、建設好幼兒園以后,開發商將幼兒園無償移交給教育局,由教育局來辦園。
農村則是以“鎮村為主,多援籌處、政府補貼”的方式解決。在財力方面,其設立學前教育的專項經費,對鄉鎮建幼兒園、民辦建幼兒園按照20%到30%的比例給予補助,二是設立幼兒教師的專項補助及經費,2010年,紹興市非公辦幼兒園教師人均補助接近500元。
目前,張家港等經濟發達地區也采取了與之相似的方法解決“入園難”問題。
事實上,類似學前教育這類熱點問題在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部署中均有涉及。
試點的基本內容為三大類,即專項改革試點、重點領域綜合改革試點和省級政府教育統籌綜合改革試點。其中,省級政府教育統籌綜合改革試點的內容中,就包括探索政校分開、管辦分離實現形式。(陳漢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