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湖南調查發現,該省婁底市一家大型醫院藥劑科的工作人員,同時竟是一些醫藥公司“潛伏”在醫院的“醫藥代表”。過去醫藥代表與醫生打交道,演變為醫院內同事之間的利益輸送,由醫院內部人員向醫生推銷藥、與醫藥公司結賬。
醫藥代表、醫院、醫生出于利益考慮,本就容易結成攻守聯盟,而醫藥公司向醫院滲透后,醫藥代表挨著科室偷偷塞紅包等“初級手段”,正在向獎金甚至公家賬號走賬等隱秘方式轉變,更加大了監督查處的難度。與其說這是一個醫療回扣的新情況,不如說是一個可怕的信號,反映出醫療回扣的送、收的渠道更加隱秘,回扣鏈條上的利益聯盟正越結越緊密,也令一些不愿同流合污的醫務人員,更容易成為被排擠的“異類”。
問題更在于,一方面是回扣鏈條上的利益聯盟正越結越緊密,一方面卻是監管的疲軟——即使醫療回扣事件被曝光,其調查也是主要依靠被曝光醫院自查。這樣的“自查”,到頭來都成了“去重留輕”,涉嫌的醫務人員個個對號入座了,收受的禮品也被證實了,但就是錢成了“無頭案”──當事人和醫藥公司均予否認。當事人對“底線”拿捏得很準,禮品是“聊表心意”,而一拿錢,性質就變了。至于這個“拿不得”,是真的沒有拿,還是拿了說沒拿,真的成天知地知,“自查”者知。
醫療回扣歪風令公眾深惡痛絕,而本該環環相扣的治理環節并不嚴密。人們想知道,究竟哪一個環節斷了?這些年,在醫療回扣問題上,存在著“外部環境論”’、“心安理得論”等蠱惑人心的錯誤觀點。最為典型的是,明明知道收受回扣是嚴重的違法違紀,鋌而走險是因為利欲熏心,卻要扯一個幌子曰財政投入嚴重不足,醫生長期不能實現自我價值,為回扣提供了溫床。體制有問題,投入也不足,這是事實,但這與腐敗拿回扣不僅沒有因果關系,而且暴露了所謂“以藥養醫”,已被許多醫院、醫生異化成了牟取暴利的渾水摸魚。由此也不難得出結論,治理醫療回扣,乃是在醫院這個層面被架空了。
掛著“以藥養醫”的羊頭,賣著“以藥養腐”的狗肉,警示我們,斬斷醫療賄賂鏈既要在醫務人員的思想觀念中正本清源,更要對醫療賄賂重典查處整治。以目前的情況看,以收受回扣數額的多少作處分依據仍不夠“給力”,而若想真正整治,收受一次回扣便終止醫生職業資格這樣的殺手锏值得嘗試。另外,醫院等有關部門,本身就與醫療回扣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本來就是醫療回扣的受益者,自然缺乏懲治的積極性。因此,必須讓紀委、檢察院等外部力量牽頭,成為整治醫療領域的商業賄賂行為的主力。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