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10 0:00:00 來源:
未知
2010年上半年,廣州、武漢、成都三城市止咳化痰類藥物同期增長7成,中成藥占比76.98%
秋冬季節,氣候變化大,人體免疫力降低,咳嗽在人群中較為常見,而此時也是止咳化痰類藥物的銷售旺季。
咳嗽是一種防御性反射活動,機體通過咳嗽將呼吸道的分泌物及從外界吸入呼吸道的異物排出體外。痰是呼吸道有炎癥時,由支氣管黏液腺和杯狀細胞產生的過多分泌物,它可以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在呼吸系統藥物選擇上,止咳與化痰總是相輔相成。
2009年末,全球受甲流侵襲,催旺了流感藥物及相關“擦邊”藥品的銷量。同時,新醫改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出臺,使零售市場受到沖擊。在這種大背景下,止咳化痰類藥物的發展態勢如何呢?
市場擴容中成藥比重大
2009年末至2010年初,中國南方受甲流及寒潮沖擊,抗流感類藥物供不應求。先后經歷了非典和甲流的洗禮,民眾的保健意識和自我藥療水平有所提高,群眾購藥心理改變,過往不太被重視的止咳化痰類藥物受到熱捧。據SFDA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廣州標點醫藥信息有限公司“中國藥品零售監測分析系統”分析,2010年上半年,廣州、武漢、成都三個南方城市止咳化痰類藥物零售市場銷售額持續增長,比2009年上半年同期增長了7成,市場潛力不容忽視。
2010年上半年,在上述三城市,止咳化痰類中成藥所占比重保持最大,其次是化學藥(如圖1)。中成藥占比76.98%,比2009年上半年增加0.11個百分點。化學藥占比11.97%,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3個百分點。中西結合藥物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53個百分點。
競爭激烈念慈菴居首
如表1所示,2010年上半年,止咳化痰類藥物零售市場份額前五品牌分別是念慈菴蜜煉川貝枇杷膏、咳喘順丸、惠菲寧溶液、急支糖漿和蛇膽川貝枇杷膏。前五品牌市場份額合計(CR5)不超過30%,市場集中度下滑,品牌競爭激烈。
排名第一的念慈菴蜜煉川貝枇杷膏2010年上半年市場份額為15.53%,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77個百分點,但零售銷售總額比去年同期增長近3成。雖然市場份額受到擠壓,但其鰲頭地位難以撼動。
在前五品牌中,只有惠菲寧是西藥,其余都是中成藥。排名第一和第五位的都是枇杷膏劑,合計市場份額接近兩成,領先于其他品牌。可見,傳統中成藥特別是膏劑用于止咳化痰歷史悠久、沒有成癮性、口感良好,受到民眾的普遍肯定。
止咳化痰類藥物制劑有膏劑、口服液體、片劑、膠囊、顆粒、丸劑等。針對時效性和安全性,民眾在藥物選擇上仍以傳統劑型為主。在2010年上半年三城市的零售數據(如圖2)中,口服液體和膏劑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片劑,第三是膠囊,分別占比59.25%、13.75%、10.01%。
在三城市中,生產止咳化痰類口服液體和膏劑的廠家超過300家。止咳化痰類口服液體與膏劑生產廠家份額排名前四的是:香港京都念慈菴總廠、廣州潘高壽藥業、太極集團、惠氏制藥。合計市場份額(CR4)為45.80%。市場發展比較成熟,競爭依然激烈。
值得一提的是,念慈菴、潘高壽和太極集團依靠本土優勢占前三位。排名第一位的京都念慈菴總廠旗下只有念慈菴蜜煉川貝枇杷膏一個品牌。其廣告詞“念慈菴,點點滴滴念慈恩”深入人心,依靠其知名度和優良品質,走文化傳統和情感營銷戰線,占據了口服液體和膏劑的近3成市場。排名第二的潘高壽藥業則更專注于產品滲透,在劑型上完整覆蓋。從“治咳川貝枇杷露”、“蛇膽川貝枇杷膏”、“蜜煉川貝枇杷膏”、“蛇膽川貝枇杷液”四大家族的煎膏、口服液、糖漿劑型,進一步擴大到新劑型,充分滿足群眾的不同需求,打造“止咳專家”的新概念定位。究竟什么樣的營銷策略更受百姓歡迎,且拭目以待。
小兒及兒童用藥百家爭鳴
2010年上半年,小兒及兒童用止咳化痰類藥物零售市場份額前五品牌為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惠菲寧溶液(兒童)、小兒咳喘靈顆粒、小兒清肺化痰顆粒,市場份額分別為10.20%、9.53%、9.27%、5.01%和4.31%。市場份額相差不遠,呈現百家爭鳴的態勢。五個品牌專注方向各有特點,逐步細分小兒及兒童用藥市場。
排名第一的葵花牌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因為含有抗病毒的中藥成分,2009年被被黑龍江省衛生廳認定為全國首個兒童預防和治療甲型H1N1流感的儲備藥品。2010年衛生廳發布《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2010年版)》中,更將小兒肺熱咳喘顆粒(口服液)、小兒咳喘靈顆粒(口服液)列入新增設的兒童用藥方案。受甲流影響,其市場需求急劇膨脹,銷售量大增。2010年上半年,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在小兒及兒童專用的止咳化痰類藥物市場份額同比增加了1.55個百分點,零售銷售額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