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18 0:00:00 來源:
未知
全球植物藥市場發展異常迅速,根據Datamonitor的數據,植物提取物及其制成品的國際市場總銷售額2010年可達229億美元。雖然歐美國家連續三年籠罩在經濟危機陰影中,但各國對植物類原料藥的需求有增無減,因此我國的植提物出口金額一路飛奔,2002年,我國出口中藥及植提物僅2億多美元,2005年時已達10億美元,2009年更達創紀錄的23億美元,在短短8年里翻了兩番。
但數字的飄紅并不能掩蓋我國植提物產業當前存在的不足。在出口方面,發生較多的問題是植提物產品存在農藥殘留物超標和重金屬殘留過高,導致國際客商對我國出口植提物質量安全產生懷疑。藥農在藥材生長期間濫用農藥和化肥,直接導致植提物產品中農藥和重金屬殘留物超標,而我國絕大多數植提物加工企業均缺乏微量農藥和重金屬清除技術。
美國和歐洲從2006年開始執行較為嚴格的膳食補充劑cGMP新法規。而歐美市場向來是我國主要的植提物出口市場,兩者合計約占我國植提物出口總額的58%。日本、韓國和中國港臺地區只進口我國的中藥材,很少進口我國生產的植提物。由于歐洲、美國以及日本等發達國家均開始執行更嚴格的植提物質量標準(包括農藥殘留物、重金屬和微生物菌落數量等指標),對我國不少植提物企業的出口造成很大困難。我國很多植提物生產企業工藝及設備極其落后,難以達到國外制定的有關植提物新質量標準。
筆者認為,我國臺灣省在加大中藥業改造方面的一些做法很值得國內植提物產業借鑒。
一是強制推行GMP。臺灣原來中藥加工企業多達200家左右,經強制推行GMP改造后,現僅剩下100家公司。通過GMP,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優勝劣汰。
二是臺灣省經濟部每年投入30億元新臺幣用于支持中藥企業開發新產品的經費,另外每年還下撥2億元新臺幣??钣糜诮ㄔO中藥試驗中心基地。這一做法產生了豐碩成果,過去幾年里,臺灣中藥企業已開發出治療哮喘、胃潰瘍、肝炎和調節免疫能力等一系列中成藥新產品。近年來,臺灣省自行研制的新型中成藥產品還順利進入日本、韓國、新加坡和東南亞等地市場,而且還有幾只中成藥新產品正在美國做臨床試驗。
三是臺灣省農業部門從源頭上控制中藥材的種植過程,鼓勵藥農盡量使用農家肥,少使用或不用化肥農藥。這樣就能最大限度減少藥材中的農藥或重金屬殘留。這種由政府主導、幫助中成藥企業走出去的做法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由此看來,我國植提物出口要想突破發達國家的技術壁壘,首先要從源頭上控制農藥化肥的使用,鼓勵藥農盡可能使用農家肥,這樣就能減少農藥殘留和重金屬污染;二是執行嚴格的植提物出口標準(必須符合國際市場的通行標準);三是仿效臺灣省的做法,由政府出面加大開發投入,改變我國目前植提物加工企業“小而散”以及各自為戰的局面,爭取每一植提物生產強省能扶植一批有科研實力和加工能力的植提物龍頭企業。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