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2/10 0:00:00 來源:
未知
“我是在座的16位院長中唯一沒有行政級別的。”2010年8月20日,在中國衛生論壇公立醫院院長分論壇上,一位院長這樣開始了自己的演講,這也是記者第一次見到他。
他是何許人也,他領導的醫院又與其他公立醫院有何不同?
“他是著名心外科專家劉曉程。”一位院長看出了記者的困惑,告訴記者,他帶領的天津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以下簡稱泰心醫院)是國內管理最好的醫院之一,也是我國內地第五家獲國際權威“三甲”醫院(JCI)認證的醫院。
在醫改五項重點工作中,公立醫院改革是最復雜、最具探索性的一項工作,泰心醫院是如何做到堅持公益性、提高醫務人員積極性、解決患者“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的呢?
推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管理體制
“自2003年9月建院伊始,我們就設立了‘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管理體制。”劉曉程介紹,天津開發區管委會投資7.2億元建立泰心醫院,醫院負責管理和經營,政事分開,管辦分開。
董軍副院長介紹,開發區管委會每年對醫院提供撥款1500萬元運營經費補助,用于購買大型設備及維修基礎設施。醫院建筑面積達7.6萬平方米,病床500張,裝備了國際先進的診治和科研設備。
“正是因為政府擔起了扶持公有制醫院的責任,才使醫院不用背負貸款建院和購買大型設備的沉重負擔,使公益性真正得以保證。”劉曉程認為。
董軍說,“醫院還打破了傳統的行政體制,確立為無行政級別的事業單位。
我們實行了真正意義上的全員聘任制,用崗位管理取代身份管理,破除了終身制的干部管理制度,”董軍說,“所有就職人員的檔案都放在開發區
人才交流中心,全部參加社會保險。”
“實現醫護人員全員聘用后,一旦退休后領取的社會養老金和其他公立醫院相比,會少了約1/2。”劉曉程建議,“應盡快解決兩者之間差距,這樣才有利于人才流動和醫院人事制度改革。”
規范執業行為 擠干醫療費用“水分”
泰心醫院現代化的大樓,加之“國際”兩字,起初讓許多市民望而卻步。“但是,真正住過才知道,這里收費很透明,比許多小醫院還要低。”從河南商丘轉院而來的患者楊修軍感慨。
“達到‘少花錢又能看好病’的目的,首先要制定臨床路徑,實施單病種付費管理。”劉曉程認為。
據介紹,2004年醫院開始制定臨床路徑
標準,經過循證醫學和醫院專家反復論證,開發設計了臨床路徑信息系統,其中外科6個、內科4個,共10個病種的近20個臨床路徑,覆蓋了90%的病號。
“為落實臨床路徑管理,醫院出臺了一系列舉措——住院病人平均住院天數和科室物耗成本與醫護人員的績效工資掛鉤、嚴格控制院內感染和并發癥、加大用藥監控力度等。”董軍介紹。
醫院于2004年與天津市醫保局合作,在全國率先實行冠脈搭橋、
心臟單瓣置換和雙瓣置換三個主要心外科醫保病種手術費用的單病種結算,擠掉“水分”,實施這三種手術治療時,分別限定費用上限,包干收費,超出部分由醫院擔負。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