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3/1 0:00:00 來源:
未知
據中國海關統計,2010年我國撲熱息痛出口數量為5.33萬噸,同比增長0.97%;出口金額為2.10億美元,同比增長5.23%;出口平均單價為3.93美元/公斤,同比增長4.22%。2010年的撲熱息痛出口同比有所增長,呈現量價齊升的局面,但增幅有限,總體發展平穩。月度環比半數下降,且多數月份降幅較大,反映市場受原料上漲等因素影響明顯,波動較大(見圖表1)。
對傳統市場出口趨緩
2010年,撲熱息痛對傳統市場出口增幅趨緩。對亞洲出口金額為10167.85萬美元,同比增長1.62%;對歐洲出口金額為4425.31萬美元,同比增長2.49%;對主要市場印度出口金額為2856.62萬美元,同比增長0.46%。
相比之下,對新興市場的出口是另一番景象。2010年,撲熱息痛對非洲出口金額為4034.54萬美元,同比增長17.32%;對俄羅斯出口金額為412.13萬美元,同比增長39.11%。這反映了新興市場具有良好的成長性,也因此成就了2010年撲熱息痛出口行情的一抹亮色(見圖表2)。
外銷進一步疲軟
由于2009年撲熱息痛出口行情向好,刺激了全國撲熱息痛生產廠家盲目擴大產能,致使2010年行情一路下滑,出口價格逐月走低,同時,受節能減排限電、企業停產檢修等突發利好的刺激,10月中下旬以來,撲熱息痛上游原料行情大漲,企業生產成本增加。而外銷市場卻未隨之看漲,盲目增加的產能涌入外銷市場,低價競銷現象頻現,出口市場一片低迷(見圖表3)。
而2011年,受國內產能、環保、通脹率及人民幣升值和歐洲債務危機等不確定因素影響,撲熱息痛生產企業的經營成本將進一步上升,中國市場盲目擴大的產能也將通過外銷市場進一步消化,從而加劇國際市場的競爭。一系列不利因素必將擠壓撲熱息痛生產企業的出口利潤,預計2011年撲熱息痛的出口行情將進一步疲軟,且此態勢仍將延續。
調結構迫在眉睫
價格大戰何時休、企業自律如何保證、如何維護正常的市場經營秩序?相信這些問題都是長久以來盤踞在每一位撲熱息痛行業從業者心里的未解之謎。
再從這些疑問退回到產業。從“市場趨緊、貨源緊俏、價格上揚”,到“擴大產能、供大于求、價格下跌”,再到“停工減產、市場趨緊、貨源緊俏、價格上揚”——如此循環往復的流程,已然成為撲熱息痛行業發展之痼疾。究其原因,與我國撲熱息痛的產業結構有很大關系。
多年來,我國撲熱息痛行業的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產量成倍增長,規模優勢漸漸呈現,但技術優勢、質量優勢始終沒有建立起來。企業生產還沒有完全擺脫粗放型增長的模式,其擴大規模和產量靠的是新增生產線,而在技術改進、質量提高等諸多方面進步則不明顯。只求規模效益不講技術優勢,勢必影響產業今后的發展,從而造成行業循環往復的價格大戰,受損害的只能是中國的撲熱息痛產業以及自然環境。因此,促進我國撲熱息痛產業走向良性發展軌道,理應成為今后一段時間內行業發展的共識。
業界企業應逐步改造落后的生產工藝、提高環保意識,調整產業結構,降低產能,提高撲熱息痛的生產質量和效益,將低價競爭轉為質量和技術競爭;并能充分利用我國撲熱息痛的原料優勢,加大高端產品的開發力度,分解低端產品的競爭壓力,最好還能夠創立自己的品牌產品,以爭取更多的國際高端市場份額,提高我國撲熱息痛產品的出口效益,促進產業供需平衡發展。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