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3/5 0:00:00 來源:
未知
中廣網北京3月5日消息(記者楊沼畔 喬仁慧 黑龍江臺記者任季瑋)黑龍江代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院長徐秀玉認為,藥品作為一種特殊商品,是用來治療、預防和診斷人的疾病的產品,關系到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但是近年來,虛假醫藥廣告卻屢禁不止。廣播、電視,報紙、網絡,醫藥廣告無處不在;癌癥、肝病、婦科病,大醫院治不了的疑難雜癥統統能治;患者現身說法,專家懸壺濟世,全都藥到病除、療效神奇。徐秀玉代表建議,為了維護人民健康,減少經濟損失,亟待重拳出擊,杜絕虛假醫療廣告。
2010年11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監督檢查中發現,部分網站偽造或假冒開辦單位,發布虛假藥品信息、銷售假劣藥品,嚴重危害公眾用藥安全。2010年12月,國家藥監局發布的2010年第四期各省(區、市)違法藥品廣告統計顯示,2010年第四季度通報并移送同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查處的違法藥品廣告11693次、違法醫療器械廣告794次、違法保健食品廣告2782次。藥監局相關負責人在一次訪談中透露,從監測的數據來看,平面媒體有90%的廣告都是未經審批的或者篡改的。
任何藥品都具有治療與損傷的雙重作用(即副作用),若使用不當會給消費者造成很大的傷害。更不用說那些本身質量就有問題的假劣藥品,消費者若因虛假廣告的誤導購買使用,不僅會造成財產損失更可能會因此貽誤病情、健康受損。為此,國家一再出臺相關政策,加強監管力度,然而虛假醫藥廣告卻猖獗依舊。具體表現為:
一、保健品夸大功效誤導患者。鋪天蓋地的醫藥廣告中,有很大部分其實是不具備藥品功能的保健品。廣告主受商業利益的驅使,夸大保健品的藥物作用,增加適應癥,將保健品與藥品概念混淆,造成保健品、藥品廣告市場混亂的局面,嚴重誤導消費者。例如哈市某報紙整版廣告“美國腰復康”,根本不是藥,卻大談“進口藥效”;電視廣告中的“XX能量毯”,也大吹“神奇療效”;這樣夸大其詞、不負責任的廣告充斥著報紙、電視,讓消費者難辨真假,深受其害。
二、小型醫藥企業搶占消費市場。廣告能夠迅速招徠患者、帶來巨大經濟效益,是醫療機構和藥廠愿意在廣告上投入大量資金的主要原因。一些小型醫藥企業和醫療機構在資金、人員和技術設備上處于劣勢,研發能力低,缺少高質量的產品和技術;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他們急需擴大自己的知名度、搶占消費市場,因而頻頻發布夸大其詞的廣告。
三、媒體對廣告收入過度依賴。根據央視CTR市場研究公司的一項調查,僅醫療廣告一項,投放額就占媒體總廣告投放額的10%以上,少數媒體甚至達到了50%以上。從事過廣告經營活動的知情人士透露,媒體廣告來源有四大塊:汽車、房產、醫藥和教育,如果取消醫藥廣告,廣告量將至少減少三分之一。正是由于媒體過度依賴廣告收入,置管理法規于不顧,使得虛假廣告得以一路綠燈,暢行無阻。
針對我國醫藥廣告存在的問題,徐秀玉代表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取消醫療藥品廣告的功能介紹。
一切醫療、藥品及保健品廣告所宣傳的只能是最基本的有關該藥品、保健品或醫療機構的事實信息,而不能包含任何具有功能介紹及價值導向成分的宣傳性內容。《醫療廣告管理辦法》第6條已規定,醫療廣告內容僅限于醫療機構第一名稱、醫療機構地址等八個項目,必須與衛生行政部門、中醫藥管理部門核發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或其副本載明的內容一致。其余涉及醫療技術、診療方法、疾病名稱、治愈率、有效率等診療效果的內容均不得以廣告形式發布。
應立法規范藥品廣告的內容,藥品廣告內容僅限于藥品名稱、生產廠家等項目,取消醫療藥品廣告的功能介紹,僅允許進行品牌、形象宣傳,嚴格限制對藥品、保健品功能的介紹,從根源上避免對產品功能的夸大。
二、廣告監督主體多元化和有機化。
在我國,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有責任對藥品廣告進行監督檢查,但卻無權直接處理,需由工商部門依法進行處理。因此醫藥廣告的審批和管理分屬兩個不同部門,部門之間缺乏協調監督機制,合力難以形成。借鑒美國的相關經驗,從藥品的安全性角度出發,將處方藥廣告和非處方藥廣告劃歸不同監管主體進行監管,使同一類藥品廣告的審查、日常監管、處罰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可以提高廣告監管工作的效率,也可以加大對于違法藥品廣告的處罰力度。
三、加大問責制度和處罰力度。
在歐美,許多國家將虛假的廣告列為違法犯罪行為,輕則罰款,重則判刑。即使是一次罰款,也能讓作假者破產,使他們身敗名裂。因為“違法成本”巨大,有效地遏制了違法行為。我國目前查處違法醫療廣告時依據的是《醫療廣告管理辦法》,罰款數額最高只有5000元,根本不可能構成震懾。針對這種現狀,急需加大對虛假廣告的執法力度,強化對媒體發布廣告的監管,明確其連帶責任。責令其對發布的虛假廣告進行自我澄清,嚴重違法的依法取消其廣告經營資格。完善公益訴訟體制,增設團體訴訟、集團訴訟等規定,加大賠償額度和處罰力度。對代言虛假廣告誤導消費者的社會知名人物,要堅決進行曝光,直至追究其法律責任。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