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3/10 0:00:00 來源:
未知
短期看,市場將受行情連續上漲、動力不足和宏觀緊縮政策的壓制;長期看,又將受惠于需求逐漸加大的利好。要預測2011年藥材市場的走勢,就必須了解影響市場行情的各種因素:宏觀經濟是否向好?貨幣政策是否寬松?社會需求是增是減?市場庫存是多是少?藥材生產是擴是減?
經濟逐漸復蘇
自2008年金融危機后,在各國的共同努力下,2009年全球經濟開始復蘇,2010年出現較快增長。我國經濟復蘇更是強勁,GDP增速高達10%以上,這為藥材市場的發展提供了較好的發展環境。但在宏觀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物價上漲過快的通漲壓力。宏觀調控面臨轉型。調控將對藥材市場產生影響,但我們有理由相信,調控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國民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
貨幣政策趨緊
在通脹壓力逐漸加大的背景下,防通脹將成為今年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貨幣政策定調穩健,財政政策則有望繼續保持積極。為了控制通貨膨脹,加強流動性管理,適度調控貨幣信貸投放,中國人民銀行2010年已多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調整后大型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達到18%,創下歷史最高水平。同時,中國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也進行了上調,這說明,貨幣政策在2011年將從適度寬松轉向穩健,2011年將在重點防通脹的主題下逐步加強調控。這將對藥材市場產生不利的影響。
社會需求增加
受“新農合”和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的促動、人類健康意識的增強,以及外貿出口的增大,藥材的需求也會隨之加大。去年3月,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期間,衛生部部長陳竺介紹了醫改啟動1年來的進展。陳竺當時表示,政府在衛生總費用當中的支出已經接近25%,社會是35%,個人付費已經從2000年的50%強降到40%。據衛生部黨組書記、副部長張茅去年11月透露,醫改啟動1年多來,各級政府已投入5000多億元人民幣。自醫改工作啟動到2009年底,各級財政投入增長了30%。其中,中央財政投入增長40%。截至去年9月,已有8.32億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達95.9%以上,提前完成目標;人均籌資標準達154元,住院病人政策內報銷比例已經達到60%。據有關報道,衛生部近期承諾“十二五”末自付看病費用不超30%,達到國際水平。我國百姓的“看病難、看病貴”難題將得到緩解。這必將大幅增加中藥的市場需求。
庫存逐漸消耗
由于生產幾近斷檔、野生資源越用越少和需求越來越大的影響,市場庫存將會越用越少。在這輪價格上漲行情中,我們看到的是藥材的大轉移:由種植戶到產地大戶,再到市場,有限貨源最終大都掌握在市場上的經營者手中。這就讓人擔心,一旦這些庫存被消耗殆盡,生產領域又不能保障供給的話,市場有可能會出現無藥可用的局面,這才是最可怕的。
藥材生產難有突破
受糧價提升、勞動力外出,以及前幾年生產者虧損等因素影響,一些藥材生產難以為繼。
在我國的藥材生產中,政府主導、以政績為基礎的農業結構調整式的藥材規模種植已經一去不復返,受市場主導、一哄而上的藥材生產方式也很難經受勞動力大量外出和糧價上漲的考驗。目前市場面對的是生產嚴重萎縮,后繼貨源不足的現實。受近年來藥材行情大幅上漲的影響,生產者的種植積極性雖有所提高,但又受到新種源不足的制約,這直接導致了2011年藥材生產難以有所突破的困局。與此同時,野生藥材資源受需求加大的影響,面臨的是越采越少、不少品種幾近絕跡的現狀。如水蛭、重樓、斑蝥等。在我們驚嘆這些藥材的高價的同時,是不是更應該關心這些藥材的生產研究和扶持力度。
出口快速增長
對中醫藥行業來說,2010年有兩件大事值得一提: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中國申報項目《中醫針灸》,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二是天士力“復方丹參滴丸”進入FDAⅢ期臨床?!吨嗅t針灸》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將擺脫中醫“偽科學”的尷尬身份;“復方丹參滴丸”或將成為首個以藥品身份進入歐美主流醫藥市場的中藥品種,它標志著中醫藥從此可以名正言順地挺進國際醫藥市場,這將對中醫藥的國際化產生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也必將大幅增加中藥的市場需求。據有關資料顯示,去年前3季度中藥進出口額達到14.3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0.7%。其中,進口額為3.9億美元,同比增長18.5%;出口額為10.4億美元,同比增長8.1%。
市場高位震蕩
從以上影響藥市行情的各種因素來看,短期內,市場將受行情連續上漲、動力不足和宏觀緊縮政策的壓制;長期看,又將受惠于需求逐漸加大的利好。在這種市場格局下,2011年的藥材市場有可能出現高位震蕩盤整的走勢。市場指數震蕩筑頂,其區間大致在6000~6500點之間(以藥通網市場指數為準)。其間,一些升幅過高、生產發展較快的品種將有所回落;一些升幅不大、生產還沒有發展的品種仍將有上漲空間。更多的品種將處于升降兩難的境地。這無疑將加大經營難度和市場風險,人人都能賺錢的市場環境也許就此終結。
沒有只漲不跌的市場,也沒有只跌不漲的市場。再好的市場也有不賺錢的品種,再壞的市場也有賺錢的機會。這就看我們有沒有慧眼了。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善于分析,善于研究,踏準市場節奏,調好經營策略,選準最佳品種,就能獲得較好的收益。在這里,關鍵是要練就駕馭市場的能力:勝算在握,任市場風云變幻;成竹在胸,看庭前花開花謝。同時,我們還要練就一副好心態,冷眼看藥市:漲跌不驚,看市場潮漲潮落;賺賠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只有這樣,才能勇立市場潮頭。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