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減肥瘦身是不少女性追求的目標,有數據顯示,全國減肥市場肥利誘人,份額超過百億。其中,僅范冰冰代言的曲美自2000年上市至今銷售額就已突破50億元。然而目前,曲美、澳曲輕、可秀、賽斯美、曲婷、諾美亭等減肥藥在各地紛紛下架。減肥藥市場的這場波瀾源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10月30日發布的通知,通知中表示,停止生產、銷售、使用“西布曲明”制劑及原料藥。瘦身美夢變成驚夢,今天出版的《南方周末》 重點策劃《曲美退市,遲來的警告》,剖析中國減肥藥市場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詳細情況,請聽中央臺記者申玉彪對《南方周末》調查記者呂宗恕的采訪:
記者:早在2009年四川省成都市十多名女性產生狂躁等精神病癥狀,后經中科院有關機構分析發現,她們均服用了添加超劑量西布曲明成份的保健品,在以往那個保健品行業井噴的時代似乎沒有太多人關注到西布曲明的安全性問題。上個月月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外發布關于停止生產銷售使用西布曲明制劑及原液藥的通知,著名品牌曲美減肥藥因含西布曲明制劑緊急退市,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距離西布曲明減肥藥上市已經十年之久,為什么到目前才得以發現?
呂宗恕:叫停西布曲明不是說西布曲明這個處方藥有問題,而是說,把它是用在減肥藥里面,它的風險大于它的效益,它的不良反應可能會引發心血管等等疾病,服藥之后的不良反應可能蒙蔽了患者或者消費者,以為經過這段時間之后體重下降,身材變得更加符合自己的愿望,忍一下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很多人可能就忽視了。曲美也好,西布曲明也好,2000年進入中國市場,一直到現在才發現,事實上西布曲明的不良反應報告在國外包括歐洲、澳大利亞等地很早就有發現,只是我們國家不良反應的監測跟他們沒有同步或者說監測水平沒有他們高。
記者:根據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提供的病例報告顯示,從2004年1月1日到今年1月15日,6年的時間里共收到西布曲明相關不良反應報告298例,應該說作為處方藥,西布曲明本身沒錯,但是用于減肥產品來說它的危害是比較明顯的。為什么直到今天有關部門才叫停西布曲明?
呂宗恕:衛生部首席法律顧問卓小勤表示,對于患者來說,吃了這么多年,甚至十年才被禁止,不僅說明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管缺位,嚴重失職,而且還說明了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的制度形同虛設,更說明這些廠家是沒有企業責任和道德的。
記者: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曲美減肥藥的廣告營銷詞十分誘人,聲稱它不僅能夠燃燒脂肪,增加脂肪的出口,還能在不影響營養吸收的情況下減少脂肪的進口,除了監管部門之外還有哪些因素共同締造了曲美事件?
呂宗恕:其實,處方藥只能在醫學領域專業媒介上做廣告,但事實上,在大眾媒體包括我們所見到的北京一些非常著名的媒體、網站或者報紙都會有包括曲美在內的多種減肥藥的廣告,這種廣告方式已經不是在打擦邊球了,用卓小勤的話來說,實際上根本就是違法的,或者是相關監管部門不作為,減肥藥廣告發布制度很是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