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6/22 0:00:00 來源:
未知
2011年1月至5月期間,中藥材價格整體依舊呈現上升勢頭,今年4月與去年同期相比,所檢測的537種藥材中,有399種價格上漲。今年一季度以來,視品種而定,中藥材價格平均漲幅為10%,最高漲幅達到400%,其中野生中藥材因為資源量持續減少,漲勢更為兇猛。
中投顧問
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指出,我們再來看一下2010年全年的數據,2010年,我國市場537種中藥材中有84%漲價,平均漲幅為109%,漲幅超過100%的品種多達96個。其中近三成漲幅超過一半、有6%的品種漲幅超過181%、2%的品種漲幅超過300%。其中,冬蟲夏草貴比黃金,太子參、三七的漲幅也創造了近年的新高。
對比2010年的數據與今年1-5月份的數據不難發現,今年以來,在國內537種藥材中只有74%價格出現上調,似乎比去年84%的比例下降了10個百分點,但是我們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中藥材價格漲勢沒有得到任何遏制,政府在這方面似乎一直沒有大動作,這直接導致如今中藥材漲價潮已經到了“第四輪”。
郭凡禮表示,中藥材的價格與氣候和政策有極大的關系,從去年到現在,全國范圍內的惡劣氣候導致國內主要中藥材生產基地都出現了減產或者絕收,這直接導致了中藥材價格的上漲,雖然這種“天災”導致的影響我們無法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應對,但是對于從去年開始的游資炒作我們一直沒有拿出及時有效的對策,這使得有些中藥材價格暴漲近10倍。
如果說因為氣候的原因造成的中藥材價格上漲使之前沒有得到重視的中藥材價值得到充分體現,那么游資炒作帶來的價格漲幅就遠遠超出了中藥材本身的價值,使中藥材的價格與價值出現背離。其實要打擊游資炒作,比較容易的做法是政府要對一些中藥材進行儲備,當游資因為囤貨的原因導致其價格上漲時,政府可以及時將這些儲備投放市場以平抑價格。
遺憾的是,政府并沒有采取這樣的方法。郭凡禮表示,近期發改委
藥品價格評審中心和中藥協會擬共同組成調研組,赴藥材產區、藥材市場和中藥
企業開展調研,這雖然是一個好的開端,至少證明了政府開始重視中
藥材漲價事件。但是由于我國
中藥材種類繁多,難以面面俱到,因此從經常被游資炒作導致價格高昂的藥材開始調研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