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6/25 0:00:00 來源:
未知
遷安信息港消息
去年4月份以來,我市以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為突破口,以基層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為重點,堅持以人為本,群眾受益的原則,扎實推進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取得實質進展和重大突破,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一是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醫改工作精神,明確方向和目標。
推進農村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為徹底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而采取的重大決策部署。從中央到地方對醫改工作極為重視,國務院、省相繼召開深化農村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對今年的醫改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2011年全省醫改工作主要以“保基本、強基礎、建機制”為基本原則,繼續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全面推進基層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保障制度等方面實現新突破。省農村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縣(市、區)要全面落實“五個三”的目標,唐山市、石家莊市所有縣(市、區)和香河縣被列為農村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縣(市、區)。
“保基本”,是指要為群眾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讓群眾在基層能看基本的常見病、多發病;“強基礎”是指要把工作的重心下移,把更多的財力、物力、人才投向基層,切實增強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的服務能力;“建機制”就是建立起有利于增加服務、提高效率的長效機制,保障醫藥衛生體系規范有效運轉。“五個三”是指:村級達到“三個一”,即一個高標準的衛生室、一名以上具備執業資格的醫生、一套較為完善的基本藥物保障制度;鄉級實現“三個有”,即有一個標準的衛生院、有一支適應農村醫療工作的好隊伍、有一套適應群眾就醫需求的先進診療設備;縣級實現“三個雙”,即經營雙軌制、醫療服務雙價格、醫療隊伍雙配備;基本藥物供應實現“三個零”,即配送零縫隙、價格零差率、使用零盲區;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實現“三個建”,即為所有群眾建一套健康檔案、建立定期檢查的制度、建立公共衛生服務的陣地。
重點做好6個方面工作。一是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擴面提標,基本實現全民醫保。提高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參合農民報銷比例。同時在唐山、承德推進商業補充保險。二是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在所有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讓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由“以藥養醫”為主的自收自支事業單位轉變為政府補償為主的公益性事業單位,主要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規范基本藥物招標采購,實行省級網上集中招標。三是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主要完善三級衛生服務網絡,要求每個縣(市、區)至少有一所二甲醫院,每個鄉要有一個標準化衛生院、每個行政村要有一個標準化衛生室。同時通過開展全科醫生培訓和實施大學生村醫工程,為村衛生室配備合格醫生。四是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主要是開展全民健康體檢,建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等11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完成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等6類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由18元提高到25元。五是積極穩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六是從今年起在全省所有設區市開展健康城市創建活動。
二是堅持以人為本,群眾受益,我市醫改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得到進一步鞏固完善。進一步擴大了基本醫療保障覆蓋面,2010年及2011年新農合參合率均達到97%。2011年人均籌資額達到了230元,籌資總額達到1.16億元。補償方案也進行了適當調整。一是積極開展新農合門診統籌。門診統籌取消報銷當日補償限額(村6元,鎮鄉10元),補償比例由2010年的25%提高至50%,封頂線由40元提高到60元。并在村級實施計算機管理,實現村級新農合門診統籌現場結報。二是新農合保障水平明顯提高。市、縣、鄉三級住院報銷比例平均提高10個百分點,醫院分級由四級變為五級增加了省級以上住院起付線4000元,補償比例50%;降低了鄉級和省級住院起付線,鄉級由300元下降至150元,省級由2500下降至1500元。三是最高補償限額由5萬元提高到8萬元。
基本藥物制度初步建立。從2010年4月28日開始我市的19所鎮鄉衛生院、1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18個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室全部配備和使用國家基本藥物,并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目前鄉鎮衛生院使用的國家基本藥物品種239種,使用河北省增補的非基本藥物146種。自2010年12月27日開始,隨著省網藥品價格的逐步下調,陸續執行省網統一采購。實施零差率銷售后藥品價格平均下降幅度達43.5%,2010年4月28日實施藥品零差率銷售以來至年底的8個月,全市所有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零差率銷售藥品2610萬元,讓利給老百姓藥品利潤總計1135萬元,政府于2010年年底前全部補償撥付到位。
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2010年啟動中央和地方專項資金項目建設鎮鄉衛生院3所,其中中央專項投資198萬元,地方配套146萬元。我市19所政府建設的鎮鄉衛生院、1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5所社區衛生服務站全部達到河北省標準化鎮鄉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標準。全市共規劃建設318個行政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率達80%以上,多方累計投資用于村衛生室房屋建設、改造和設備配備已達1000多萬元。所有村衛生室全部實行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在此基礎上,不斷加強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通過招聘執業醫師、本科畢業生、在崗培訓等方式全面提高了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覆蓋城鄉居民。一是認真實施國家九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2010年項目指標全面落實。為居民,特別是重點人群建立健康檔案,截止目前,共建立健康檔案54.6萬份,并實行計算機管理,占全市居民總數的76%;兒童保健系統管理、孕產婦系統管理、老年人保健、非傳染性疾病防治、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均有效實施、全面達標。二是2010年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指標全面完成。完成了省下達的結核病和艾滋病防治年度目標任務、8-15歲人群補種乙肝疫苗、婦女孕前和孕早期補服葉酸、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補助貧困白內障患者開展復明手術、建設農村衛生廁所等工作全面完成。
積極穩妥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全市基層醫藥體制改革綜合方案及相關配套政策已經出臺,核編定崗、核定收支、資金安排等工作已基本到位,鎮鄉衛生院長公開競聘已完成。全員競聘上崗穩妥推進,鎮鄉衛生院績效考核和落實績效工資等工作也在緊密部署。一是本著實事求是原則,核編定崗工作已完成,全員競聘上崗正在抓緊實施。我市根據醫院硬件設施、服務半徑、服務人口等指標要求,共核定鎮鄉衛生院聘用名額為907人,通過正在實施的全員競聘上崗組織聘用。二是瞄準先進水平進行對標,做好核定收支工作。我市統籌考慮鎮鄉衛生院服務半徑、硬件設施、工作量、病床利用率等情況,確定了醫療服務量核定公式。其中,門診任務量參照近三年全市前三名衛生院人均門診人次核定,鎮鄉衛生院住院任務量根據近三年全市前三名衛生院平均床位使用率核定,次均醫療費用按照河北省平均值核定,力求改革后我市醫療服務人次有所增加、次均醫療費用明顯降低、醫療服務質量不斷提升、醫技人員工作積極性明顯提高。根據改革要求,我市將科學合理核定鎮鄉衛生院收支差額,財政全力予以保障,保障基層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工作順利進行。三是本著改出活力和效益的原則,科學制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考核辦法和績效工資方案。圍繞解決鎮鄉衛生院活力從哪里來、群眾醫療費用怎么降的問題,科學制訂績效考核辦法和績效工資實施方案。確立符合實際、可操作性強、量化直觀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按照不同分值制定考核細則。將考核指標分為經營性指標、管理性指標兩部分,實行績效工資“兩掛鉤”制度,即:績效工資總額與經營成果掛鉤,獎勵性績效工資與管理指標掛鉤。這也是我市基層醫改工作的一個創舉,必將促進衛生院人員結構的更加合理、服務能力的明顯提高、醫藥費用的日益下降,人民群眾將不斷品嘗到醫改帶來的成果。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