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7/22 0:00:00 來源:
未知
2011年7月12日,
中國零售連鎖藥店年度大會在江蘇
南京舉行。圖為本網記者專訪南京國藥醫藥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軒 新華網 李欣 攝
主持人:請您介紹一下公司的基本情況。
張軒:南京國藥醫藥有限公司是南京醫藥股份從事零售連鎖業經營一個平臺,下屬有9個醫藥連鎖公司,分別在江蘇是5家,在南通的有連鎖,徐州有連鎖,鹽城有連鎖,淮安有連鎖,南京的百姓連鎖,另外合肥大藥房連鎖,新疆兵團醫藥連鎖等。
主持人:有沒有考慮到一線城市,比如說
北京、
廣州、上海,大城市發展一些分支機構呢?
張軒:連鎖業單純從開店來講呢是一個勞動密集型行業,所以以開店形式介入南方的話,可能由于密度不集中,配送成本偏高,所以肯定通過資本來介入,本身是有這個計劃,因為這兩年風投對我們這個行業介入很多,所以資本成本還是比較高。
主持人:流通發展成本比較大。要一定規模之后才能降低成本。
張軒:對。
主持人:現在物流成本這么高,我們公司有沒有考慮發展網絡經營渠道。
張軒:這個是做過嘗試的,有些機構簽約醫藥公司的商店給顧客進行接近的配送服務。但是我個人認為在網絡購藥這一塊,一個國家可能只是試點,另外,涉及到藥品的安全性問題,比如溯源性。訂單拿到了,委托這個店去送,這個藥品到底安不安全,它的所有控制渠道,質量管控渠道,是以什么標準來規范,是需要通過法規跟我們這個行業的自律來保證
主持人:公司發展過程中,擴大企業規模之后,哪方面感覺到有壓力和有阻力。
張軒:我感覺這兩年跟前兩年的區別是由于一些大的企業集團收購,包括這段時間風投在這兩年時間里面介入行業,都是以PE方式在收購,在10倍以上的價格在收購,所以整個連鎖的收購成本是上升非常快,實際上PE,我個人認為PE是對于預期商業模式的期望,因為我們這個行業到底有多少凈利潤,建立在傳統商業模式上是確定的,或者是上下浮動是有限的,所以這一塊如果按照PE模式做,將來對投資者回報還是有風險的。
主持人:發展過程中,確定整個發展市場環境,和競爭對手是來自于哪些?
張軒:在品牌藥方面,藥品的分類有很多,在工藝方面可能就兩類,一類叫聚類品種,一類叫聚客品種,品牌品種企業既然上游工業制造企業,既然把這個產品作為品牌營銷來做的話,它對全國的價格是非常嚴厲的,幾乎再大的企業下降不了一個百分點,聚類品種,我相信南京醫藥這樣的規模不會輸給其他單位,不會差多少的。
主持人:您能否透露一下,藥品在連鎖藥店里面的利潤有多少?
張軒:毛利潤,區域性連鎖,城鄉接合部區域性連鎖可以達到三四成左右,我們這些企業,國內絕大部分連鎖企業大概在25―30%之間,看企業規模了,企業規模大有你種種優勢可以達到30%,企業規模小,委托別人配送只有25%。
主持人:主要成本是哪些方面?
張軒:主要是人工和房租,物流再占,規模再大,物流是個攤薄的效應,量越大物流可以攤薄,但是你的房子租一套是一套,這幾年國民經濟發展這么好,房租越來越高。然后藥店服務時間比較久,一般要排涼拌,甚至有的地方要排三班。
主持人:有網友反應,處方藥也是可以在網絡藥店買到,是否有這方面的漏洞呢?
張軒:在這個行業里面。因為國家是有規定,就是按處方購買處方藥,但是這是,我們因為國內實際流通跟西方不一樣,西方國家醫院是不設門診的,他的醫生處方都是在社會藥店購買的,但是我們是不拿出來的,否則影響醫院收益的,全國近38萬家藥店,基本能夠真正地獲得醫院處方的非常非常少。我個人認為,應該是這樣,就是對于嚴重風險的,比如說抗生素,其他商品呢,上海曾經嘗試過,雙軌制,做登記,你消費者買這些藥品之后,做好你的登記,姓名、聯系電話,以便于發生問題解決。
主持人:還是一個追溯的問題。
張軒:因為介于嚴重會帶來后遺癥的藥物跟完全,像OTC藥品跟處方藥,處方藥里面也有,比如說食用這種藥品以后會帶來嚴重的毒副作用,這一塊要嚴控。
主持人:關于國家藥品藥價,“降價死”現象,一降價廠家就不提供,就不能流通了,這方面有沒有好的方法?
張軒:一些傳統的老藥確實存在這個問題,廠家由于沒有利潤,這個產品大家都不愿意去做了。其實,這些藥并沒有消失,只是改頭換面以后變成新藥了,照樣變相漲價,我們以前吃的頭痛的OTC,經過換名字以后,就變成各種各樣的新藥了,價格也上去了,原來只有一塊多,現在變成20塊了。很少有消費者知道它的有效的化學組成。
主持人:而且名字也起的越來越奇怪。
張軒:都是類似這樣的,我認為,工業也好,商業也好,國家在制定計劃的時候,要有這方面的專業人士。各個環節要保持一定的利潤空間,以保護健康發展,制造業還有研發成本,沒有利潤的話,中國沒有錢搞研發,只能靠大學實驗室或者是科研機構,再轉入實驗室,一個新藥需要很多錢的投入,5到8年的實驗。
主持人:中國對西藥研發能力還是很弱的。
張軒:我們只能說建立了一個非常強的仿制體系。大型跨國集團每年生產總值的7到12%,用到研發,一個幾千億人民幣銷量的公司,10%就是幾百億人民幣,一個企業投入研發,中國企業你要有5到8年的時間去等待這個藥品的三期臨床,幾百億,如果是銀行貸款要多少利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