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制定發展策略要有特色。在8月17日上海如開的2011年(第28屆)全國制藥工業信息年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吳海東如果強調。
吳海東在發言中指出,當前,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確定了工個領域,生物醫藥是其中之一,這對醫藥企業來說是重大利好。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現在正處于攻堅階段,需要有新的突破,才能搶占制高點。在醫藥行業盈利能力逐漸走低的情況下,企業積累趨薄,特別需要財政、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抓住國家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契機,醫藥企業必將迎來更大的空間。
“多年來,工信部非常關心醫藥骨干企業的規劃。醫藥企業規劃期限應長一些,至少10年,只有這樣才能抵制市場誘域,避免急功近利。企業編制規劃時必須強調特色發展。”吳海東說,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濟發展成果舉世矚目,就是因為走上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如果每個醫藥企業都長到了自己的特色發展之路,行業就有望實現特色發展。企業制定規劃要突出重點,要突出企業的研發和生產能力,逐漸跟國際接軌。骨干企業要持開放的態度,帶動全行業發展。醫藥企業要重視兼并重組,“十二五”期間,醫藥生業被列為兼并重組的8個重點企業之一,目前一此企業經營存在的諸多困難,給大企業兼并重組創造了市場條件。
吳海東強調,國家歷來重視統計工作,如實、完整地申報企業經營情況,是企業對政府的責任,也是各級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據。未來,工信部將加強統計制度建設,不斷完善醫藥統計制度,隊了已開展多年的醫藥工業統計年報系統外,還建產了基本藥物生產統計系統,以后還要建產生物醫藥產業統計系統。醫藥企業應完善統計網絡,嚴格按照流程統計,提高上報數據質量。(虎網醫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