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9/23 0:00:00 來源:
未知
生意社9月23日訊 很多藥企業績增長緩慢,發展進入瓶頸,高層勵精圖治,試圖引入空降兵來激活企業,短期內實現業績飛速增長,結果卻往往事與愿違,中間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來看看A藥企的教訓——
[主訴]“概念”大師說走就走
A藥企的產品以西藥為主,高端市場依靠
代理,低端市場多由外聘人員操作市場,由企業的營銷人員管理市場。然而,這種延續多年的操作模式并沒有讓企業效益步步高,每年的市場份額增長緩慢。前年春天,A藥企更換了營銷經理,新上任的龐經理表示將進行改革,創造營銷輝煌。營銷人員各懷心事,等待營銷奇跡的出現。
那年夏天,A藥企的產品進入銷售淡季,龐經理動員全體營銷人員出點子,重新調整產品結構、劃分市場,但營銷人員沒幾個愿意站出來說話。最后,龐經理出臺了相應政策:針對不同規格、劑型的產品做相應調整,重新界定高低端市場。同時,細化市場,將大區劃分為小區,重新調整營銷人員職務,以大區經理為例,大市場劃分為小市場,大區經理改為辦事處主任等。
此政策引起一片嘩然,營銷人員認為此舉“換湯不換藥”。龐經理的解釋是,企業要學習“冰激凌哲學”,即賣冰激凌應該從冬天開始,因為冬季是銷售淡季,此時企業更應在逆境中求生存,改善經營管理,降低生產成本,優化服務,開拓市場,為夏季成功營銷做好準備。
但上述政策執行起來并不順利,由于大范圍調整涉及客戶返利、營銷人員薪酬等問題,有些營銷人員開始動起了腦筋。有銷售人員向龐經理反映,龐經理推給了相應的大區經理,要求嚴格按章辦事。事實上,大區經理也在利益分配、人員調整方面存在諸多問題。有營銷人員感覺備受壓抑,他們私下討論:“權利如果不是用來提供方便的,那么一定是制造障礙的。”盡管如此,A藥企的大方向沒有變,改革基本順利完成。
此后,龐經理針對低端市場開展大范圍的促銷活動,提出了“誘餌效應”、“電梯效應”等概念性的營銷方案。所謂“誘餌效應”就是采取“買就送”方案:a1感冒藥5元/盒,a2消炎藥6元/盒,同時進2種藥,按每盒4元出貨。有銷售人員認為,先前給終端客戶贈送禮品、刺激商業公司返利比較穩妥,但龐經理不予理會。“電梯效應”強調同行競爭者太多,A藥企的銷售人員沒必要學習他們,自我約束為好,避免與同行產生摩擦的最好辦法就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爬山去吧”。
龐經理推出的系列方案,有的確有可取之處,有的執行難度較大,銷售人員拖拖拉拉、靜觀事態發展。1年過去了,銷售量穩中有升,這是企業不愿看到的,龐經理解釋道:“營銷創新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慢慢來,尤其是高端市場,我們正聯合幾大醫藥網站推出合適的策略帶動產品銷售。”
雖然被冠以“概念大師”的稱謂,龐經理仍馬不停蹄地在市場奔波,“苦勞”有目共睹,他的身先士卒也確實起了表率作用。此時,忽然傳來了龐經理辭職的消息,導火索是與一位負責生產調度的經理鬧矛盾。直到龐經理離職1個多月,銷售人員才回過神來:龐經理扔下一個不清不白的攤子徑自走了。
其實,早在前年底,企業就聽到了關于龐經理的一些不利傳聞。
據稱,龐經理以跳槽為職業,沒有在任何一家公司工作超過3年;擅長演講,口才好,有本山大叔的“忽悠”功夫;不守信用,看準時機說走就走。當時,A藥企并不太在意,認為合同對龐經理有一定的約束力,況且“江湖中人誰沒有幾段過去。”然而,此時,龐經理卻義無反顧地走了。
隨后,這位“概念大師”的后遺癥逐漸顯露:低端市場的促銷活動去年冬季仍按“誘餌效應”執行,已無力返回當初的價格;高端市場有2個產品因為更換規格和劑型,至今沒能啟動市場,原先合作良好的幾個客戶因為競爭者更換了規格和劑型,連先前的產品也放棄了。盡管龐經理之前與幾大代理商簽訂了協議,貨也發出去了,但都還放在代理商的倉庫里。
A藥企感慨道:“還是用自己人安全,起碼能負責工作。”啟用內部人員擔任新的營銷經理。目前,這位新上任的營銷經理沒有大動作,他擅長管理而非營銷,企業也認可“營銷更應側重管理,所謂‘概念’不要也罷”。有營銷人員感嘆道:“瞧這一年折騰的!”
[病因]戰略近視癥
A藥企的銷售以低端市場為主,說白了就是“普藥打天下”,由外聘人員跑終端,自家的營銷人員做管理和通渠道。這種模式延續多年,自家的營銷人員也就成了各自地區的“山大王”。企業緩慢增長的現狀成了“山大王”保住金飯碗的穩定器,他們靠山吃山,誰跟他們搶資源,他們就跟誰拼命;同時發展越慢,山越穩定,對他們也就越有利。因此,A藥企變革營銷模式的最大阻力應該來自這些“山大王”,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由于銷售的最大部分由自家業務員把持,那么新營銷模式如果把自家業務員給革倒了,銷售額就沒了。想要穩中取勝,依賴絕大多數自家業務員,年增長率超過30%是不太可能的。第三,A藥企內部沒有達成一致意見,職業經理人就上位了,上下一心是不可能的。以上是A藥企實施營銷變革必須解決的3個基本點,但卻被完全忽視了。
龐經理喜歡描述遠景,遠景很好描述,可一旦別人信以為真,并把遠景放進了勞動合同里,龐經理就要為遠景所累了,因為他并沒有建設遠景的能力。而高增長率目標一旦壓肩,沒有建設遠景能力的龐經理也就漏洞百出,難以為繼了。龐經理患有“戰略近視癥”,在還沒有看清A藥企現狀、條件、資源和歷史的情況下,就貿然下藥,而且招招出錯,比如買送促銷一般發生在特定時機,延續時間較短,僅針對終端,配以強有力的促銷監控,而不是像本案這樣大規模、長時間地執行。
[治則]啟用實效戰略
實效戰略就是根據企業或個人的現有條件和資源,合理判斷企業內外部態勢和趨向,制訂出匹配企業現狀的合理的戰略目標,通過內部資源的合理搭配以及相應政策的有效執行,提升企業品牌及銷售規模,讓企業規模在短時間內快速增長。當然,這種增長應該是有效增長。
[治法]普藥和新藥并重
首先明確以下幾點:從以普藥為主的營銷模式,轉變到普藥和新藥并重的營銷模式;在普藥老品類中尋找新普藥,并將新普藥的銷售渠道逐步擴展到醫院終端;在新藥中確定核心品種,重點醫院自營樹樣板,然后分醫院終端個性化
招商;適度增加品牌投放力度和頻次,塑造A藥企的整體品牌形象,帶動老普
藥品牌升級。
下面幾個目標是必須的:
1.3年內增長100%,第1年增長30%,第2年增長50%,第3年增長20%。
2.逐步在全國建立直營辦事處,推行費用預算制銷售組織模型,合并新藥和普藥銷售渠道。
3.3年內引入2~3個新藥,其中最好有1個重磅炸彈級新藥。
以下幾個措施是要執行的:
1.第1年內銷售隊伍幾乎不動,只進行人員、渠道、終端優化,推行銷售精細化、管理精細化、推廣精細化,保證銷售額穩中有升,在優化營銷模式的情況下,得到大多數銷售人員的認同和追隨。
2.確定1~2個核心品種,同時保證上量。
3.完善考核體系,做到制度上墻,榜樣上墻,業績上墻,公平公正,一目了然。
4.提拔優秀或年輕的中堅營銷人員,確保人盡其才。
5.第2年將不適應、不適合新模式的業務員堅決調整出去,整合全國區域,至少在30%的地區建立省級辦事處,推行費用預算制。
[結語]疑惑不如實踐
實效戰略永遠不花哨,很實用。它是一種獨特的個性化戰略,一廠一策,一企一容,絕不重合;它還是一種實戰化的經營戰略,每一個政策或措施都是對現狀的應對和解決。
實效戰略很簡單,也不簡單。它要求決策者對企業了如指掌,要分析所有可能發生的態勢,并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要平衡各方利益,并保證將其捏合成一個整體,要有高遠的理想,并能保持持續的
創業熱情,要有解決一切問題的決心,并實效地解決它們。
疑惑實效戰略,不如立刻實踐實效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