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預測,藥店分級管理當以藥店的經營規模、人員配備、藥學專業服務能力等指標為基礎,根據不同級別的實際情況,規定相應的經營范圍,并給予不同的政策支持。其中,藥店規模直接決定藥店經營品種的數量以及儲存特殊藥品的能力;人員配備的數量及資質方面要求使藥店的專業性有了基本保障;藥學專業服務能力則是為了保證藥店一旦承接醫院藥房工作就能提供相應的專業服務。
“這些指標綜合起來,使各級別藥店能夠提供的服務得到區分,為藥店獲得不同的經營范圍、承擔不同的職責奠定了基礎。”該業內人士推測說。“藥店分級管理制度的實施,使零售藥店的經營范圍與經營能力相匹配,可以更好地保證顧客在獲得藥品的同時獲得相適應的專業服務,更好地保證老百姓的用藥安全。”
上述意見讓人聯想起2007年吉林、江西、山東、湖南、陜西等地開展的藥品零售企業分級管理試點工作。“按照企業經營范圍、經營類別、藥學技術人員服務能力及經營條件的不同,將藥品零售企業劃分為一、二、三級。”正是《關于開展藥品零售企業分級管理試點工作的通知》(國食藥監市[2007]505號)中的一句表述。
“當時的分級管理試行幾年后似乎就沒繼續了。”某試點省份的連鎖藥店負責人回憶稱,該省對藥店經營面積、品種和藥品存放的場所條件等都有比較嚴格的劃分要求,監管難度較大,推行一段時間后,因不少藥店反饋不太利于藥店發展,最后沒再繼續。
據了解,2007年藥店分級管理試點的目標是“探索建立適應藥品監管和流通發展的藥品零售企業分級管理制度,規范企業經營行為,改善藥品市場環境,推動藥品監管制度改革創新,建立和完善保障公眾用藥安全的長效機制”,而商務部此次計劃推行的分級管理將更注重引導藥店規范經營行為,不斷提高服務能力,并為社保、衛生部門篩選定點藥店提供依據。
大型連鎖藥店:“大塊頭”有大智慧
http://www.pharmacy.hc360.com2011年10月13日09:14醫藥經濟報
”
盡管如此,分級管理不可否認地具有促進社會藥店往專業化和規范化方向發展的積極意義,山東漱玉平民大藥房企業文化主管宋清宇指出,分級主要是從專業這塊對藥店進行規范化管理,更有利于專業藥店的經營和管理,“對于提高藥店的專業化服務水平起著明顯的推動作用。”她坦承,藥店現有配置人員的專業知識仍未達到承接醫院藥房服務的要求。“需要配備專業的執業藥師或更高級別的執業醫師,才能為顧客提供專業服務。”
“藥店承接醫院的藥事服務還需要做很多工作。”湖南老百姓大藥房市場營銷總監王黎補充道,“比如,適應醫療機構用藥特點采購所需藥品;實現藥店與醫療機構電子處方的對接;為顧客建立藥歷;更好地滿足顧客購藥的便利性需求;做好患者購藥與使用過程的銜接問題等等。”
業態沖擊未明
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零售經營業態與藥店分級管理并不矛盾——藥店多元化是為了滿足顧客的多種需求,比如圍繞顧客健康方面的需求、便利性需求等等,藥店在滿足這些需求的同時,并不會影響其針對藥品提供專業服務。
可以肯定的是,藥店分級管理后,其經營品類當與經營能力和水平相匹配。“比如不配備執業藥師的藥店只能賣乙類OTC品種;經營中藥飲片必須配備相應的專業技術人員,負責驗收、處方審核等工作。”王黎指出,這些要求與所經營品種的性質相關,能更好地保證患者用藥的安全、合理、經濟和方便性。因此,在規模、人才、管理等方面具有優勢的藥品零售連鎖企業或能充分發揮優勢,促進發展。
與大型連鎖藥店相比,中小藥店的情況不容樂觀。“藥店分級管理帶來的經營品種受限可能會影響中小藥店的發展。”蘇州昆山市百佳惠大藥房有限公司總經理徐郁平向記者表示。金百合單體藥店聯盟理事長翁斯春認為,關鍵要看分級管理的目的是什么,“如果目的是不同級別的藥房經營不同級別的商品,對大眾而言未必有好處。比如居民住所附近藥房如果因為級別不夠而不能銷售藥品,居民就要跑到千米之外購藥,這樣一來,藥店便利的要素就消失了。”
然而,藥品始終是特殊商品,安全性重于便利性。從趨勢上看,分級管理若要與GSP、醫保定點等現行的管理政策配套銜接,人員配置等涉及藥學專業服務水平的指標或將被進一步強調。謀定而后動,相信短期內將成為藥店經營者普遍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