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2/24 0:00:00 來源:
未知
一、主線下的機會和風險
咳喘寧,每盒供貨價3.3元,零售價46元;感冒軟膠囊,每盒供貨價3.5元,零售價32.8元;肝速康膠囊,每盒供貨價55元,零售價589元……這幾天,一個名叫“降藥價”的網站一夜走紅。在網站上,網友們能清清楚楚看到14000種常用藥品的供貨價和零售價。
從分析可以看到目前暴露出醫藥零售環節過多,必然會引發政府及醫藥零售協會重視,逐步規范醫藥零售行業;同時醫藥零售企業也由于精工細作時代來臨,主動減少中間環節,市場倍增,迎來行業并購潮。所以醫藥零售行業存在機會。
而我國過去幾年家電下鄉和財政補貼透支了國內消費者的需求,隨著補貼政策的推出,在全球低迷的背景下,需求更加不足,警惕家電行業帶來的投資風險。
二、為什么我們此時選擇醫藥零售行業(機會)
1。中間環節將減少,市場倍增
從行為分析來看,近期媒體熱炒的醫藥零售暴利問題,必然會引發政府及醫藥零售協會重視,逐步開始規范醫藥零售行業;同時醫藥零售企業,也會面臨逐步減少中間環節,用更合理的價格,謀求倍增的醫療零售市場。我國的醫藥零售市場還處于發展初期,巨大的中間環節,令消費者付出了過多的代價。現在暴露的流通環節過多,不符合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藥品零售面臨鏈條重整。一旦價格更趨于合理,中國這個未來世界第二大的生物醫藥市場,將給醫藥零售企業巨大的機會。所以,醫藥零售行業存在較大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從資金偏好來看,醫藥零售類上市公司,同時具有醫藥行業和零售行業的雙重特點,業績一向較為穩定,一向為穩健型投資者所重視,一旦預期行業重整和市場擴大,必定能夠吸引他們動用資金入場。
2。并購潮來臨
由于醫藥零售逐步告別暴利時代,已經走向精細化耕作階段,企業并購重組頻繁。目前全國醫藥行業有5600多家企業,以及超過16000家的醫藥經銷商和連鎖零售企業。行業整合活動將繼續推動中國醫藥行業的并購交易。2008年的醫藥行業并購交易數量增長至10宗,2009年小幅下滑至6宗,2010年又上升至12宗。此外,平均交易規模也從2005年的3860萬美元上升至2011年上半年的1.136億美元。可見,在中國老齡化大趨勢下,隨著精細化耕作成為主流,醫藥零售類上市公司依靠融資平臺和規模優勢,可以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所以,醫藥零售行業,值得中長期關注。
三、為什么我們近期警惕家電行業(風險),主要受到補貼政策推出和內外需求不足影響。
財經信息顯示,我國家電行業經過去幾年的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等補貼政策的大力激勵,已經透支了消費者的需求。隨著補貼政策逐步退出,加上全球經濟低迷導致國際市場家電銷售不暢,家電行業不得不處于去庫存狀態。所以,家電行業存在較大風險。建議投資者回避相關的題材個股。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