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2/13 0:00:00 來源:
未知
根據衛生部日前印發的《2012年衛生工作要點》,今年我國將全面推進公立醫院改革,“醫藥分開”是重點之一。在近期召開的北京市醫改工作會上,公立醫院改革以及其中的“醫藥分開”也成為重中之重。
然而,業內專家表示,目前財政投入的增幅已經達到年均3成,如果想要完全覆蓋15%的醫藥加成,財政投入勢必會更多,甚至達到60%~70%的增幅,顯然難以實現,因此,在財政投入難以出現大規模攀升的情況下如何祛除藥品加成這一“毒瘤”,或將成為醫改第二階段最大的難題之一。
破除公立醫院“以藥養醫”機制,勢必要實行“醫藥分開”,在政府財政補貼無法到位的情況下,公立醫院很難輕易將一直實行的藥品15%加成取消。
據了解,2011年,我國醫療衛生總支出為6367億元,比上年增加1563億元,增長32.5%,全部衛生支出不僅要用于支持公立醫院改革試點,還包括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等制度改革,擴大改革范圍,提高補助標準;支持解決關閉、破產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和困難企業職工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問題;支持提高城鄉醫療救助水平等。
“如果政府今年要為公立醫院破除‘以藥養醫’機制買單的話,勢必要加大醫療衛生投入。”中國社科院財貿所研究員楊志勇這樣認為。因為取消藥品加成后,財政對試點城市公立醫院由此產生的虧損需要加大投入,而且這筆投入十分巨大,即使今年按照2011年醫療衛生總投入的增長比例繼續增長,也很難滿足公立醫院的需要。
他認為,今年政府會在社保、教育等民生方面繼續加大投入,醫療衛生的總支出也會繼續增加,由于財政支出負擔較重,因此醫療支出不太可能迅猛增長。
公立醫院改革的困難遠不止于此。曾參與醫改政策制定的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孫東東表示,部分試點城市的醫院在推行“醫藥分開”過程中,將藥房完全托管給醫藥公司,貌似醫院與藥房分離,但這些醫院的藥價不降反升。“藥房被托管后,受托企業為了盈利,在不降低零售價的同時,還隨意壓低藥品進貨價,不僅導致了很多藥品由此難以進入藥房,連藥品質量都無法保證。”
“推行‘醫藥分開’一定要加大財政對公立醫院的補貼力度,如果補貼難以及時到位,公立醫院就需要靠提高診療費用維持醫院正常運營。”孫東東認為,我國公立醫院的診療費用總體偏低,如果在目前的基礎上將診療費用平均增加20元左右,患者能負擔得起,醫院也不至于虧損嚴重。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