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4/13 0:00:00 來源:
未知
“若不抓緊調整產品結構,抑或探尋轉型辦法,等待
企業的只有滅亡。”電話中,在石藥集團中諾藥業掌管了多年抗生素營銷的李猛斬釘截鐵地說,抗菌藥銷售將步入真正的寒冬期。
而帶給李猛如此悲觀的判斷,源自于衛生部印發的《2012年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方案》,限用政策繼續,只不過這次來得更猛烈,一場震動抗菌藥產業的沖擊波正在向四周擴散。
冰火兩重天
這次整治活動除嚴格限定品規類別外,更加大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相關指標控制力度,衛生部的指揮棒已從多角度形成合圍態勢。李猛感慨地說:“抗菌藥新政影響的是
醫院市場。我覺得在醫院市場覆蓋率高、市場占有率大的企業在這次限用中的存活很關鍵。目前抗菌藥的使用以外資、合資及國內抗生素龍頭企業占主導,若能在醫院市場繼續留下來,產品市場將會得到保存,且營銷成本會更低,企業的毛利率更高。相反,原先在醫院市場占有率較高的區域性產品,若被剔除在醫院市場之外,就意味著很多市場會丟失,甚至關乎生死。”李猛分析說。
實際上,強勢的限用政策已生成效。國藥控股高級顧問干榮富給記者列舉了一組數據:因為抗菌藥物分級管理是以省市為單位的,以上海22家樣本醫院為例,2011年上述醫院抗菌藥用量出現-3.61%的增幅,而銷售總額增幅比2010年同期下降5個百分點,為14.4%。去年,抗菌藥銷售額占到醫院用藥總額的19.32%,可見限抗令已落成數字。“2012年政策更量化,特別是規定了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使用率等,再就是專科醫院的列入,這都預示著今年的限用風暴會更加嚴格,以抗生素為主業的企業將會受到很大沖擊。”
近日,哈藥、魯抗等主流企業傳出2011年凈利潤大幅下降的消息。“主要原因是部分抗菌藥物被限用,導致臨床銷售下降。”山東魯抗醫藥市場部總監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承。
現在業界最為關心的問題是,到底哪些企業能留下來?該總監認為,對于在醫院市場覆蓋率高的企業是悲喜兩重天。“手中有新型抗菌藥,如像石藥的美洛培南、哈藥的頭孢替安等有競爭力的產品生產企業,或是區域性抗菌藥企業、在地方有強勢醫院渠道的企業可能會好過一些。反之,既缺渠道,又沒新產品的企業將會被淘汰或者需要轉型。”他認為。
全產業鏈傳導
限抗令牽一發而動全身。它帶給制藥行業“地震波”的同時,力量正沿著產業鏈向兩端傳遞,尤其是對上游抗生素原料藥企業,打擊是沉重的。廣州白云山化學制藥廠廠長劉學斌告訴記者,去年以來,7-ACA等原料藥已在減產限量,今年還會下降,就白云山來說,除了產量受影響外,更重要的是價格。公司目前采取“定額加工”的策略,根據市場變化,今后不局限于做抗生素藥物,還會轉而做一些中間體出口,以緩解“限抗”造成的市場萎縮。
事實上,去年國內抗生素原料藥已呈現出“量價齊跌”的局面。“這與國家對抗菌藥物的監管趨嚴,限制醫院使用量不無關系。另外,在國家實施新版
藥品GMP的背景下,各家抗菌藥生產企業在新建廠房時,都選擇了擴大產能。而從2011年的市場情況來看,由于實行基藥招投標制度,抗菌藥的
采購直線下降。需求下降,而產能又紛紛擴大,內外夾擊給原本就煎熬的企業更蒙上一層陰影。”劉學斌表示。
據了解,多年來,國內抗生素臨床用量居各類藥物之首,2010年占據樣本醫院用藥額約23.71%。記者注意到,連臨床治療重度感染和耐藥性大的碳青霉烯類也出現了擴投產潮。于是,一邊是抗菌藥節節后退,另一邊是青霉素、阿莫西林、頭孢曲松等原料藥嚴重過剩,產業鏈上游已陷入“高投資、高風險、低收益”的發展怪圈。包括白云山制藥總廠和聯邦制藥等在內的部分抗生素巨頭已經在產品結構上進行調整,斥重金投入新藥研發。
“漏”進市場
國家政策已逐漸形成限用“漏斗”,誰能擠過“漏”進醫院終端,誰才擁有市場。李猛認為,抗菌藥醫院市場基本可概括為“三空間、兩基礎”,即廠家空間決定于成本和銷售模式,而成本取決于規模、有無原料支持、人工等,銷售模式則取決于對市場的掌控能力;商家空間主要取決于中標價,而中標價取決于原研、專利、單獨定價、企業規模、質量層次等因素;醫院空間主要取決于相對價位和絕對價格;“兩基礎”中市場基礎很關鍵,剛進入市場的產品,被剔除的可能性大,臨床醫生和患者都不熟悉,而產品處在成長后期者,則能優先搶占市場;更重要的是臨床基礎,即在藥品安全性、有效性本身的屬性上。“醫院市場更看產品。所以,對限抗令的影響應理性地看待,不能一味地悲觀。抗菌藥限用會反向倒逼企業加強對高技術含量的抗菌藥產品的研發生產、提高企業的精細化管理。”李猛說。
采訪中,調整產品結構和對現有產品進行質量提升是前述專家和企業人士想出的共識性的突圍方式。干榮富直言,“調整產品結構是必由之路。一是進行新型抗菌素藥物的研發。從新藥注冊申報的情況來看,2007年抗菌藥申報的比例占新藥注冊數量的6.3%,到2011年,這一比例提高到8.5%,可雖說占比提高了,但新型抗菌藥并不多,這是今后要加強的。同時也要淘汰左氧氟沙星這樣的老產品。二是要對已有產品進行質量提升。目前基藥中有25種抗生素產品,只有進一步提高質量才能提高與國外產品的競爭力。考慮到投入產出比,企業往往更傾向于后者。
“當然,也要重視基層和零售市場,加大輻射深度,這次整治行動雖重點在二級醫院,但一些縣級醫院、鄉鎮衛生所的抗生素市場也很誘人。”上述總監說,今后一些臨床性價比不高的產品不應再重點推廣,限用對非醫保類抗菌藥以及四代頭孢影響最大。“不過,企業已結合自身實際在調整和轉型。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