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5/14 0:00:00 來源:
未知
距離4月15日央視《每周質量播報》報道“毒膠囊”事件已經一個月了。昨天,揚子晚報記者回訪時卻發現了此事件的一個
連鎖反應南京人買不到安全的空心膠囊了。“我敢保證,一段時間內,南京都不會有藥店敢賣空心膠囊的。”某藥店工作人員披露,不管膠囊是否安全,全南京的藥店都在封殺空心膠囊。記者從南京多家醫院了解到,醫院不賣空心膠囊,也許藥店有售。對于網上銷售的空心膠囊,專家卻表示此銷售模式存在監管空白,不安全。
昨天,揚子晚報記者到南京丹鳳街樂富來藥房詢問有沒有空心膠囊賣,得到的答復是以前有賣,現在不賣了。“藥店總部通知我們別賣了,存貨全部退回,損失聽說由醫藥商承擔。”營業員提醒記者,別去其他藥店問了。“不管膠囊質量有沒有問題,大家現在都不敢賣,萬一出事承擔不起的。”
“你們也不賣?!那我到哪能買到?”在樂富來對面的另一家藥房,記者巧遇想買空心膠囊的南京市民王女士,營業員給她的答復同樣是“不賣!”
王女士說,她的父母常年用空心膠囊吃藥,每天要用20粒。“以前隨便哪家藥店都能買,現在卻買不到了,急死人了。”王女士是聽人推薦特地趕來的,結果還是撲了空。記者隨后探訪了珠江路附近的10多家藥店,又電話咨詢了包括金陵、百信、益豐等大藥房在內的近10家藥房的門店,得到答復都是不再賣空心膠囊了。
某藥房珠江路店工作人員說:“現在全省都在檢查問題膠囊,所以藥店不允許賣空心膠囊。要等到檢測結束了,結果公布出來了才敢賣。”
醫院是否可以買到空心膠囊呢?
昨天,揚子晚報記者電話咨詢了南京多家大型醫院,得到的答復都是醫院不賣空心膠囊。某省級三甲醫院的藥房工作人員說“藥店才賣空心膠囊”。在一家知名電子商務網站,記者試著檢索了“空心膠囊”,發現近200家店鋪有售空心膠囊。和藥店報價相比,價格偏低,貴的才15元500粒,便宜的只要10元900粒。但專家提醒,網上銷售空心膠囊是一種新型業態,目前尚屬監管空白,所售產品是否安全還不好說。
市民吐槽
跑遍南京市都買不到空心膠囊
在百信藥房珠江路店,記者遇到來買空心膠囊的高先生。他告訴記者,他長期服用中藥補身子,并堅持用空心膠囊裝藥吞服。“藥是十幾年前一位老中醫給我配的,我吃了感覺特別好,就堅持吃了。每次都請藥店的師傅將中藥磨成粉末狀帶回家,自己裝進空的膠囊里吃。”
高先生告訴記者,用膠囊裝藥粉吃比單獨吞咽藥粉方便得多,而且膠囊還可以掩蓋某些藥物令人不舒服的味道和氣味。高先生說,他半年就能用掉近十瓶空心膠囊,每瓶都是100粒裝的。“今天繞了一圈,所有藥房都不賣空心膠囊了,網上的也不敢買,麻煩啊……”
高先生告訴記者,他正在請做醫藥生意的朋友幫忙從信得過的膠囊廠直接拿點貨,這次他準備多拿點。
去網上買又擔心不安全
現在買不到空心膠囊了,不少網友都開始在網上抱怨。“買不到空心膠囊,胎盤粉讓我怎么吃啊!我媽居然說讓我干吃,還說不就是肉嘛!我的媽啊!這個有點重口味!黑作坊一關門就連空心膠囊也買不到了!啥世道!”“毒膠囊下架了,那合格的空心膠囊有沒有貨呀?俺家爹媽吃藥,每天至少需要50個呢。現在已經斷了頓了。”
在網友抱怨買不到空心膠囊的同時,也有網友發出質疑,藥店里再也買不到空心膠囊,給真正需要它的人帶來不便。“這說明以前賣的都是毒膠囊呢,還是說現在藥店都怕引火燒身不敢賣了呢?”
現在,不管質量好壞,藥店空心膠囊全面停售,唯一的購買途徑只能是尚屬監管空白的網購膠囊。對那些習慣使用空心膠囊服藥的市民來說是個不小的麻煩。
藥店工作人員
不是不讓賣,是不敢賣
此前,除了膠囊藥,南京很多藥店都會出售空心膠囊,給消費者自己灌藥粉使用。某藥房南湖路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藥店4月下旬的時候還在賣空心膠囊,但剛過完五一勞動節,總部就通知他們別賣了。“100粒一瓶裝,價格5元左右,賣得好得很,每天都有人來買。”工作人員表示,他們藥店出售的空心膠囊一直是上海出產的。
記者從其他幾家藥店了解到,此前銷售的空心膠囊產地多以省內和上海等地為主。從沒有從浙江進過貨,但南京各大藥店都接到了“上面”的通知,停售空心膠囊。“上面”是哪,各藥店工作人員眾說紛紜。某藥房珠江路店的營業員說“是國家規定的,都有通知到我們這的。省藥監局不讓賣了,我們還敢賣嗎?”營業悄悄告訴記者“聽到風聲,查的差不多了,估計快能買到空心膠囊了。”“不是不讓買,是不敢賣!”丹鳳街上某藥店工作人員說,停售通知是他們藥店老板自己下的規定。“現在是風口浪尖,萬一再出點事多麻煩,還是不賣的好。”工作人員說,南京幾家大型藥店的負責人最近都達成了共識,寧愿少賺錢也不愿多出事。
藥監局回應
從未下發禁售空心膠囊通知
昨天,揚子晚報記者致電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咨詢藥店買不到空心膠囊的事。“絕對沒有這個規定。這幾天也有許多市民打電話來咨詢此事,我們已經解釋很多次了。”值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市局從未下發過任何禁止藥店銷售空心膠囊的通知和規定,南京各藥店停售空心膠囊屬藥店自發行為。而業內專家表示,南京藥店停售空心膠囊除了某些藥店是擔心出問題,謹慎行事以外,也可能是某些藥店的進貨渠道出現了問題,“曾經是A公司給藥店供貨的,現在A公司不生產了,但是B公司并不知道藥店沒貨源了。”專家表示,一些藥店曾經進貨的企業被查出了問題,現在要重新換企業進貨,這需要一個過程,這也可能是出現停售空心膠囊的原因之一。
膠囊生產企業
檢測已結束開始正常生產
記者致電南通某膠囊生產企業,該公司負責銷售的刁經理告訴記者,他們企業從沒接到過任何部門下發的有關暫停向藥店和藥廠銷售空心膠囊的通知。“我們生產的膠囊不向藥店單獨供貨,都是直接向藥廠供貨的。”刁經理說,自從4月18日,媒體上報道了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管局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媒體曝光鉻超標產品處置及空心膠囊和膠囊藥品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后,當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經對他們企業的生產以及產品質量狀況進行了全面的檢測,沒有發現問題。“全省的檢測應該都結束了吧,沒聽說江蘇哪家空心膠囊生產企業發現問題的。這次出事的也不是江蘇企業,是浙江那邊的。”刁經理說,據他了解省內其他同行也都沒接到暫停向藥店供貨的通知。
空心膠囊為何有需求
藥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和高先生一樣,買空心膠囊的市民主要用它來裝自制散劑、保健品、藥劑等,為服用者解決難入口、口感差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空心膠囊由來已久,南京各大藥店以前都有出售,且銷量不錯。很多市民常用它裝服如三七粉、小藥丸等中藥,既方便隨身攜帶隨時服用,服用時又不會味道苦。
藥店的“默契” 暴露出信任的缺失
管理部門沒有下發禁售通知,所有的藥店卻好像有默契一樣,自發地封殺了膠囊。更耐人尋味的是,很多藥店負責人其實知道自家膠囊的進貨渠道并非來自被曝光的問題企業,而是已經相關部門檢驗合格的藥品生產企業,但結果還是停售。藥店對膠囊的集體不信任,背后的原因不免讓人深思。
法制日報官方網站法制網的輿情監測中心近期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此次“毒膠囊”事件再次引發中國食品安全危機,94.5%被調查者表示中國食品安全狀況不容樂觀,55.8%被調查者認為“毒膠囊”問題在于缺少嚴格監管機制,67.2%被調查者更相信媒體監督,僅有1.7%被調查者表示相信政府監管。
集體封殺空心膠囊,可以說藥店的老板們變聰明了變謹慎了,等國家徹底公布檢查結果,說明哪些膠囊安全再賣,自然是最保險的做法。但放著大好的生意不做,下架所有膠囊,以營利為目的的商家是無奈的。想必藥店都知道,在這風口浪尖,銷售額和藥店口碑相比,后者肯定更重要。據業內人士透露,將工業明膠用于藥用膠囊或食品,2008年前后就曾被曝光過,是長期以來就存在的普遍現象。而那個時候,國家已經有監管部門存在了。一些現象應引起警惕,各地藥監部門去醫院、藥店檢查,一聽說問題藥品下架,就完事大吉。對于制假販假的整個渠道并沒有做深入的調查和取締,以及日常工作中的監管不力,是導致“毒膠囊”事件再次發生的原因之一。如果不將工作做透做足,導致問題一再出現,信任缺失了就難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