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2/6/27 0:00:00 來源:
未知
中國網上藥店理事會此前的調查報告顯示:2011年,醫藥B2C的規模達到4億元,已出現5家銷售額達5000萬元的網上藥店;預計在2012年,醫藥B2C的規模將達到15億元,將會出現4~5家年銷售額過億元的網上藥店。
在67屆全國藥品交易會上,出現了不少電商的身影。醫藥電子商務,這個在歐美等地已經相當成熟的行業,在國內一直沒有發展起來。近兩年來,看好醫藥電子商務興起的聲音漸強。僅去年,就有拍拍、淘寶、京東等三大電子商務巨頭觸網醫藥電子商務,而主流醫藥零售企業也紛紛舉起進軍電子商務的大旗,他們以平臺的方式將醫藥電子商務推上了新的高度,同時將網上藥店推入醫藥流通的主流視野,盛生網,一顆新星也若隱若現的踱步在醫藥電商的廳堂內部。
據鄉盛生集團盛生網網上藥店總經理陳學明介紹,目前電子商務主要有四種模式:為消費者提供交易服務(B2C)、為其他企業提供交易服務(B2B)、提供B2B第三方交易信息服務(B2B第三方服務)、提供產品信息服務。四種模式,各有千秋,在國內都擁有一批踐行者。
一般而言,第二和第三種模式都可納入B2B,而第四種模式則B2B和B2C兼而有之。國際上醫藥電子商務以B2B為主,大約占到85%,而B2C占15%,B2B發展已經很快。國內的B2C才剛剛起步,但是發展速度卻非常迅速后勁很足。
截至4月18日,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上可查詢到的獲得《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的企業共108家,其中服務范圍為“向個人消費者提供藥品”的B2C企業有盛生網等62家,也即是傳統意義上的網上藥店。
2011年,美國網上藥店的銷售規模已占整個醫藥流通規模的近30%,而中國網上藥店銷售規模占醫藥流通的比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據中國網上藥店理事會報告預測,2012年,醫藥B2C的規模將達到15億元,將會出現4-5家年銷售額過億元的網上藥店。
據了解,國內的醫藥電子商務自2000年以后才開始進入發展快車道,這主要得益于國內信息化的發展。而自去年來,醫藥電子商務發展迅猛,尤其是被業內視為空白期的網上藥店,去年一年就增加了一倍。在業內大多數人看來,這種勢頭的出現也絕非偶然。
分析認為:由于傳統醫藥類商業企業凈利潤的不斷下降,傳統中小醫藥類企業開始積極探索互聯網渠道,通過電子商務的形式開拓新的線上渠道以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其中以第三方B2B平臺形式的醫藥類電子商務在前期將獲得顯著增長,增長幅度超過醫藥類網絡零售市場。
傳統醫藥的流通環節達到5-6個甚至更多,從上游藥品生產企業、全國總代理、省代理、到區域醫藥公司再到銷售終端。多層流通環節,多級醫藥代理,逐層加價使得藥品價格到達消費者手中往往是出場價格的好幾倍甚至幾十倍。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國家醫藥流通“十二五”規劃才提出,要加快醫藥流通行業整合,實現醫藥流通精細化發展,其中還指出鼓勵規范經營的零售連鎖企業發展網上藥店,希望醫藥電子商務企業成為推動國家醫改的有力工具而盛生網這顆新星將是網上藥店這塊的最大潛力點,所以其發展也至關重要。
除此之外,近年來國內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迅速,國內的醫藥電子商務一度處于空白期,在其他行業盈利能力不足的情況下,不少傳統電商把目光瞄準了醫藥行業。同時,國內的醫藥零售企業在藥品零差率銷售、多元化受阻、租金成本上漲等多重因素影響下,也紛紛觸網以構建新的盈利模式。這是一個好事情,但也不否認,有些許不安分子將利用這一亂戰時期,渾水摸魚,擾亂市場。這一點,也希望重商家及各位消費者提高警惕。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