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鄉村之聲《農事微言》報道:根據食藥監總局暗訪的結果顯示,假冒偽劣、摻雜使假、違規經營、非法加工已在國內多個中藥材市場成風,其造假的手段更是令人匪夷所思。“中國鄉村之聲”在微博中報道,中藥材造假者在西洋參片中加桔梗,用紅薯染色加工成首烏,用淀粉壓模制成冬蟲夏草,用硫酸鹽或糖等浸泡通草增加重量,用碎紙片偽造藏紅花……這些手段讓人防不勝防。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摻雜使假、染色增重,正是全國中藥材市場亂象的寫照。
中醫藥材,是民族文化的玫寶,我們沒有把它發揚光大,卻被這些人造假成風。網友“泉水叮叮”說,老祖宗留下的珍貴財富,都被這些人給毀了。
中藥材品種繁多,隨便一種都能造假,真是防不勝防,網友“丁歐克”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中藥這種傳統產業是不是不適應發展需求了?
網友“姜廣策”則尖銳地指出,這是藥品招標“唯低價是取”的惡果之一。好的藥材都出口日韓歐美了,劣貨假貨就留給自己吃了。
其實,不管市場怎么發展變幻,這種關乎人們身體健康的藥品還是要有嚴格的監管才行,網友“陳邦貫”說,是標準和檢查等環節出現了嚴重漏洞!中藥材造假是自己斷了自己的發展之路!
而網友“愛拼才贏”說,我們也不能僅僅把現在的中藥材市場看成是一個交易市場,應該設有專門的機構來監管。他建議,食品中藥都必須安裝監控系統,對種植、加工、運輸、銷售等全過程監控,這樣才能保障安全。
責任編輯:包婷婷
免責聲明:凡注明來源本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注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您可能還會關注的
十大評選人物訪談熱點事件更多>>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