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3/11/6 0:00:00 來源:
未知
核心提示:21世紀網近日獲得了美國方面就恒瑞醫藥(30.36, -0.53, -1.72%)“竊密門”事件的起訴書。該起訴書詳其對嫌疑人的描述,案件中最后一名未具名嫌疑人履歷與恒瑞醫藥副總經理張連山非常接近。
21世紀網 10月初,恒瑞醫藥(600276.SH)的“竊密門”事件轟動一時。據美國聯邦法院公布的起訴書顯示,前禮來員工GUOQING CAO、SHUYU LI (又名Dan)和供職于恒瑞醫藥的“人物1”被控竊取了禮來公司價值5500萬美元的商業秘密,約合人民幣3.4億元。
21世紀網此前曾報道《恒瑞醫藥“竊密門”驚動FBI 兩嫌犯疑是公司員工》。該文經調查發現,GUOQING CAO和Dan分別疑似恒瑞醫藥生物研發部副總經理曹國慶和禮來(中國)研發有限公司前執行總監李丹。
近日,21世紀網通過有關渠道獲得了該份起訴書。根據起訴書中的描述,第三名神秘“人物1”亦浮出水面。21世紀網發現,恒瑞醫藥副總經理張連山的履歷與起訴書中對“人物1”的描述非常接近。
起訴書披露案件細節
近日,21世紀網通過相關渠道獲得了美國司法部的起訴書。該起訴書詳細披露了三名嫌疑犯GUOQING CAO、Dan以及“人物1”的犯案內容及犯案過程。
起訴書顯示,此次禮來制藥被竊取的商業秘密共有9項,供職于恒瑞醫藥的“人物1”先與當時在禮來美國公司任職的GUOQING CAO聯絡后,通過禮來中國公司的李丹完成了商業機密的傳遞。
該9項商業秘密分別為:
1、降低脂蛋白膽固醇相關技術;
2、控制膳食脂肪吸收相關技術;
3、血脂異常治療技術;
4、代謝紊亂治療技術;
5、雜合子技術;
6、純合子技術;
7、癌癥治療技術一;
8、癌癥治療新法研究計劃;
9、癌癥治療技術二。
起訴書稱,上述9項商業機密在2010-2012年間,被GUOQING CAO、Dan、“人物1”分別在不同的時間段竊取。
神秘“人物1”到底是誰?
此次“竊密門”事件中,最為神秘的莫屬“人物1”。據外媒報道,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已介入該案調查“人物1”,但截止目前未有調查結果公布。
不過,21世紀網從該份最新獲得的起訴書中,發現了“人物1”的一些蛛絲馬跡。
起訴書顯示,“人物1”出生于中國,于2003年9月25日獲得了美國國籍。
“人物1”于1998年3月至2008年7月期間供職于禮來制藥,身份為資深化學家和研究顧問,并領導研究包括糖尿病在內的代謝紊亂疾病領域。
起訴書指出,在竊密行為第一階段發生期間,“人物1”正供職于恒瑞醫藥,并引導GUOQING CAO關注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領域。
綜合以上線索,21世紀網查詢了恒瑞醫藥2011年和2012年的高管名單。經逐一比對后發現,恒瑞醫藥現任副總經理張連山的履歷與“人物1”最為接近。
張連山,美國國籍,1998年3月至2008年7月,在美國禮來工作,曾擔任多個研究項目的高級化學家、首席研究科學家以及研究顧問等職務;2008年7月至2010年4月擔任美國Marcadia Biotech公司的高級化學總監;2010年5月起加盟恒瑞醫藥,同年8月被聘任為恒瑞醫藥副總經理至今。
從國籍上看,張連山是美籍華人身份,與起訴書中“人物1”的國籍描述相同。
從職業經歷上看,張連山和“人物1”一樣,曾供職于禮來制藥。值得注意的是,張連山在禮來的供職起止時間與起訴書中“人物1”在禮來的供職起止時間均為1998年3月至2008年7月,兩者高度一致。
起訴書中稱,“人物1”在竊密行為第一階段發生期間(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正供職于恒瑞醫藥,與張連山入職恒瑞醫藥的時間完全吻合。
此外,從張連山入職恒瑞醫藥后的工作內容上看,和起訴書中對“人物1”的描述亦有共通之處。
事實上,張連山加入恒瑞醫藥之后,是以“張連山團隊”的身份聞名于國內醫藥界,而巧合的是,曹國慶正是其團隊的其中一員。
據公開報道顯示,“張連山團隊”共有6名核心成員,全部具有海外知名企業的資深工作經歷,并在2011年被評為“江蘇省科技創新團隊”。
此外,“張連山團隊”的主攻方向為糖尿病創新藥物,與GUOQING CAO發送給“人物1”的禮來資料內容相符。
由此可見,張連山與曹國慶的關系相當緊密,與起訴書中“人物1”和GUOQING CAO之間的互動有共通之處。
不過截止目前,“人物1”的確切身份依然沒有定論。FBI工作人員曾對外透露稱,對“人物1”的調查仍在進行中。21世紀網1日致電恒瑞醫藥董秘辦,但其電話無人接聽。
第一階段:禮來員工竊密跳槽
另外,根據起訴書顯示,GUOQING CAO為美籍華人,1999年起供職于禮來制藥美國公司,曾擔任資深生物學家和研究顧問等要職,現為恒瑞醫藥員工。GUOQING CAO亦是此“竊密門”最為關鍵的涉案人物之一。
2010年初,已供職于禮來制藥美國公司逾10年的GUOQING CAO對他人表達對禮來工作環境的不滿,同時向“人物1”提出跳槽至恒瑞醫藥的意向,并發送了簡歷。
GUOQING CAO與“人物1”的合作進展順利。2010年5月,GUOQING CAO和“人物1”在中國同另一名恒瑞高管會面。
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期間,GUOQING CAO將禮來的論文資料等發送至自己的私人郵箱。在此期間,還協助恒瑞醫藥物色醫學專家。
2011年4月,“人物1”向GUOQING CAO透露,恒瑞醫藥將會很快向其發出聘任書,同時“人物1”還推薦GUOQING CAO至中國一項財政撥款計劃,并要求GUOQING CAO專注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領域的研究。
2011年5月至7月,GUOQING CAO再次將禮來的內部資料發送至其個人郵箱。
2011年8月,GUOQING CAO向“人物1”確認接受恒瑞醫藥的工作崗位,并將包含前述禮來商業秘密第1、2、3項內容發送給了“人物1”,用作申請國家撥款計劃的資料。
起訴書并顯示,自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GUOQING CAO曾多次使用外部存儲設備連接至其禮來工作電腦,并將禮來論文、機密資料等上傳至其設備中,其中有數次在完成上述舉動后前往中國與“人物1”以及恒瑞方面人士會面。
2012年1月,GUOQING CAO從禮來辭職,加入恒瑞醫藥。該案“東窗事發”后,GUOQING CAO被美國方面逮捕聆訊。
2013年10月,該消息經美媒報道后引起軒然大波。
雖然起訴中并未明確其指控的GUOQING CAO就是恒瑞醫藥生物研發部副總曹國慶,但資料顯示1999年,曹國慶加入美國禮來制藥心血管及代謝疾病部門任資深生物學家,2002年升任主導科學家,2006年和2008年升任研究顧問和資深研究顧問。也就是說曹國慶不僅其經歷符合美國聯邦法院訴狀中對嫌犯GUOQING CAO的描述,且其被竊機密也和曹國慶的專長屬同一學科領域,而曹國慶姓名的漢語拼音也與訴狀中的嫌犯名字完全相符。
但值得一提的是,擔任恒瑞醫藥生物研發部副總經理的曹國慶曾經名列國家2012年度“千人計劃”名單(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與起訴書中“人物1”推薦GUOQING CAO列入國家一項撥款計劃的描述出現一定程度的巧合。
第二階段:禮來中國員工卷入
竊密行動并未隨著GUOQING CAO從禮來辭職而結束。起訴書顯示,當時供職于禮來中國的Dan亦被卷入該宗竊密案,其被指控向GUOQING CAO提供禮來多項商業秘密并最終傳遞至恒瑞醫藥。
起訴書顯示,Dan為美籍華人,在2012年2月、10月和11月期間,與GUOQING CAO多次交流禮來商業秘密相關事項。
2012年2月28日,Dan向GUOQING CAO發送了包含前述禮來商業秘密第4、5、6項內容的資料。
2012年11月3日,GUOQING CAO向Dan提供了5個其感興趣的研究領域,希望Dan為其提供資料。作為回應,Dan于11月8日將包含了前述禮來商業秘密第7、8、9項資料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了GUOQING CAO。
GUOQING CAO在收到來自Dan傳來的資料后,將部分資料轉交給了恒瑞醫藥的“人物1”。
起訴書稱,該名叫Dan的禮來員工在竊密行為發生期間正供職于禮來中國。而據21世紀網調查,該名“Dan”疑似禮來(中國)研發有限公司執行總監李丹。
起訴書并顯示,Dan已與2013年5月21日從禮來離職。21世紀網致電禮來(中國)研發有限公司,其工作人員對于李丹是否系因竊密而離職一事表示“不能評論”。
Dan與Guoqing Ca同時遭到美國方面逮捕,目前仍處于羈押狀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