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3/11/26 0:00:00 來源:
未知
由北京康利華咨詢服務有限公司承辦的“制劑國際化發展能力建設研討會”于11月8~9日在北京舉行,業界專家就中國制劑國際化發展能力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會上,中國
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許銘分享了2013年前三季度的醫藥保健品的進出口數據:前三季度,我國醫藥保健品的進出口總額達到661.1億美元,同比增長9.95%。但在西藥制劑方面,99.72億美元的進出口總額中,出口額只有20.44億美元,其余近80億美元均為進口。
通過對進出口數據的連續監測,許銘發現了一個不好的信號,亞洲、歐洲和北美洲仍為我國西藥制劑出口的傳統市場,且前三季度西藥制劑出口額雖然依舊保持個位數的增長,但對美國、日本等部分發達市場卻出現了負增長。
“這也許是這么多年醫藥進出口虛假繁榮問題的總爆發。”許銘說。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和中國醫藥
企業管理協會正在進行“中國醫藥企業制劑國際化先導企業”的認證,在認證過程中,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發現,“部分企業在走出去方面缺乏系統的整體戰略,缺乏對目標市場深入的動態調研,市場能力弱與缺乏復合型人才是短板。”
謹防內戰外打
為鼓勵國內企業提升藥品質量,向國際先進水平看齊,《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暨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提出,“對已達到國際水平的仿制藥,在定價、
招標采購方面給予支持,激勵企業提高基本藥物質量。同時,《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的意見》再次重申“優先采購達到國際水平的仿制藥”。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在政策實施過程中,出現了一些變異。“目前部分國內企業開展國際GMP認證達標工作時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華潤賽科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方大興表示,近年來,我國通過歐美和日本GMP認證的企業有數十家,其中大部分企業是沒有定單的。這些企業通過發達國家GMP認證,僅僅是為了國內招標需要。”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